康熙皇帝微微頷首,表示允許明珠繼續說下去。
隻見明珠從容不迫地從自己的袖口中掏出一份厚厚的奏折,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其遞交給旁邊的太監。
太監走上前來,接過這份奏折,並將它呈送給康熙皇帝。
明珠一臉嚴肅地說道:“宗人府的宗正杜蘭,自從執掌宗人府以來,屢次貪汙受賄,嚴重違反了朝廷的律法和道德準則。奴才已經對宗人府的賬目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核對,並且將所有證據都一一記錄在冊。希望皇上能夠明察秋毫,公正處理此事。”
明珠的話音剛落,隻見杜蘭臉色劇變,驚慌失措地跪下來,磕頭如搗蒜般向康熙皇帝求情道:“皇上啊,請您明鑒!明珠完全是在汙蔑我啊!他這樣做分明就是想要陷害我!請皇上替我做主啊!”
康熙皇帝不禁感到有些詫異,心中暗自思忖道:“這明珠平日裡在宮中任職時,以其機智過人而聞名,從未得罪過任何人。如今為何突然要彈劾杜蘭呢?”
康熙皇帝心生疑惑,但還是決定先看看那份奏折再說。
他從明珠手中接過奏折,打開後,仔細閱讀起來。
隻見上麵密密麻麻地記載著宗人府每一筆收支情況,包括哪天支出了多少銀子、哪天又有多少銀子進賬,甚至連杜蘭貪汙受賄的具體金額也被清晰地記錄在案。
康熙看著眼前這些觸目驚心的證據,臉色變得陰沉至極,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焰。他死死地盯著手中的奏書,仿佛能透過紙張看到那些貪汙受賄、徇私枉法的行徑。
他的拳頭緊握,心中充滿了憤慨和失望。
"鼇中堂,名三司會審,嚴查此事!"康熙強壓著心頭的怒火,語氣冰冷地對鼇拜下令道。
他知道,如果不嚴查這些貪汙之事,國家將會陷入更深的困境。
鼇拜心中暗自得意,他沒有想到康熙竟然會如此輕易地下令三司會審。
他覺得這個年輕的皇帝真是太好騙了,這麼容易就被激怒了。
"遵旨!"鼇拜恭敬地回答道,但心中卻忍不住冷笑。
他心想,康熙啊康熙,你終究還是太過天真了。他期待著這場三司會審能夠給他帶來更多的權力和利益。
退朝之後,康熙的心情依舊沉重。
他無法理解為什麼這些人可以如此肆無忌憚地貪汙腐敗,視國家法律如無物。
"索額圖,難道這當官的,都是要貪汙的嗎?"康熙皺起眉頭問道。
索額圖嘿嘿一笑,似乎早已看透了官場的黑暗。
他歎了口氣,無奈地回答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天下的官員,又有幾個不貪汙的呢?"
康熙聽了這話,心中一震。
他從未想過官場的黑暗竟如此嚴重,甚至連一些清正廉潔的官員都難以避免受到影響。
他不禁感到一陣悲哀,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整治吏治的決心。
就在這時,康熙突然拍案而起,聲音堅定而有力:"有朝一日,朕一定要大行其道,將這些貪官汙吏一網打儘!"
且說這刑部三司插手了宗正杜蘭一案,那三司皆是鼇拜的人,想要借此機會把宗正杜蘭拉下馬。幾日後的早朝,結果已經出來。
鼇拜一臉得意地站出隊列,大聲說道:“啟稟皇上,經刑部三司詳查,杜蘭貪汙白銀兩千兩,其他珍珠瑪瑙、玻璃玉器不計其數,均已經核查如實。”
康熙聽後頓時龍顏大怒,猛地一拍幾案,怒吼道:“大膽杜蘭,竟敢貪贓枉法!來人!”康熙怒聲喊道。
杜蘭馬上跪下來,惶恐地磕頭求饒:“皇上,奴才冤枉啊!奴才冤枉!”
康熙冷冷地看著杜蘭,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和憤怒:“朕本想給你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但沒想到你竟然如此不知悔改。念你是皇室血脈,太祖的四世孫,將你降為鎮國公,回家養老去吧!”
杜蘭聽到此處,心中雖有萬分不甘,但也知道自己理虧,而且康熙已經網開一麵,如果再糾纏下去,恐怕會惹來更大的麻煩。
於是他無奈地低頭伏在地上,磕了個頭說道:“奴才領旨謝恩!”
隨後,兩名侍衛上前將杜蘭帶離朝堂,杜蘭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狼狽地離去。
鼇拜嘴角微微上揚,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心中暗自竊喜。
他深知自己已經成功地掌握了局麵,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計劃發展著。
他要的正是這種效果——讓康熙陷入困境,從而被迫接受他的提議。
“皇上,您應該明白,宗人府宗正一職至關重要,需要一個可靠且有能力的人來擔當此職。目前來看,暫時可以讓班布爾善代管此職。班布爾善可是太祖的孫子,根正苗紅,完全符合宗正一職的要求啊!”鼇拜言辭懇切地向康熙建議道。
然而,康熙對鼇拜的真實意圖心知肚明。
他清楚地知道班布爾善是鼇拜的心腹之人,如果讓他接任宗正一職,無疑將進一步加強鼇拜的勢力。
因此,康熙堅決反對這個提議,試圖尋找其他解決方案。
康熙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回應道:“皇叔不是兼任內務府總管嗎?如果再兼任宗正一職,豈不是太忙了些?我擔心他會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法兼顧各方事務。”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