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賜履聽到皇帝如此發問,心中暗自欣喜,但表麵上仍然保持著沉著冷靜的神態,回答道:“皇上,如今鼇拜的勢力日益強大,他身邊聚集了眾多親信和黨羽,要想將其鏟除並非易事啊。”
康熙皺起眉頭,陷入沉思之中,片刻之後,他的目光變得更加堅定,語氣堅決地說道:“朕也深知此事艱難重重,但鼇拜專權跋扈,朕必須當機立斷,采取行動以維護朝廷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寧。”
熊賜履深知康熙對鼇拜的忌憚和厭惡之情,他雖然深受康熙的寵信,但此刻也明白不能輕易表態支持或反對。
於是,他巧妙地回避了直接回應康熙的問題,而是委婉地建議道:“皇上,如果想要砍倒一棵大樹,首先需要去掉它的樹枝;如果不這樣做,一旦大樹倒下,這些樹枝很可能會砸到自己的腳。”
這番話既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暗示,希望康熙能夠謹慎行事,避免因衝動而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好,朕明白了!”
熊賜履退下之後,康熙拿了個紙,在紙上寫出了一大串的名字。
他皺著眉頭看著這些名字,心裡想著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過了一會兒,他把紙放在一邊,然後對身邊的太監說:“傳旨,明日早朝。”
第二天早上,康熙早早地來到了朝堂之上。
他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麵的群臣,開口道:“諸位愛卿,察哈爾的阿布泰案,需朝中有聲望的大臣前去審理,大家看派誰去合適?”
聽到康熙的話,下麵的群臣開始議論紛紛。
他們都知道,阿布泰案事關重大,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引起朝廷的動蕩。
所以,他們必須要慎重考慮,選派一個有能力、有聲望的大臣前去審理此案。
就在這時,明珠起身說道:“啟稟皇上,內大臣巴哈乃是鼇太師的弟弟,又是鑲黃旗正統,以其地位和人望,方能前往察哈爾。”
康熙聽了明珠的話,點了點頭,說道:“嗯,明珠說的是!鼇太師,你以為如何?”
鼇拜心中高興,自己弟弟穆裡瑪又貪又懶,指望不上。
但這個弟弟巴哈,乃是又聰明、又會做人。
他連忙站起來,說道:“回皇上,臣弟巴哈為人穩重,辦事乾練,確實是前往察哈爾審理此案的不二人選。”
康熙點點頭,說道:“好,那就派巴哈去吧!不過,此行事關重大,還需要從刑部征調一些能乾的官員協助辦理。”
於是,康熙下令讓巴哈領刑部尚書頭銜,並從刑部征調五名理事,隨巴哈一同前往察哈爾。
同時,他還命令巴哈在出發前向他彙報一下行程安排和工作計劃。
巴哈接到命令後,非常高興。他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忠誠。
於是,他立刻著手準備前往察哈爾的事宜,並在出發前向康熙彙報了自己的計劃和安排。
過了幾日,忽然傳來消息說科爾沁部送來奏報,說是老汗王突然去世了。
康熙便下旨命鼇拜的侄子蘇爾瑪,親自前往科爾沁吊唁。
鼇拜見康熙如此看重自己的弟弟和侄子,心中十分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