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眼神變得冷酷而堅決:“殺,統統殺掉!朕要將他們九族全部誅滅!”他對鼇拜等人恨之入骨,恨不得扒了他們的皮、抽了他們的筋。
太皇太後微微點頭,表示理解,但還是提醒道:“你既然已經絞死了班布爾善,警戒了朝臣,我以為就夠了!”她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寬容和慈悲。
康熙瞪大眼睛看著太皇太後,滿臉疑惑地問道:“皇祖母,這幫人壞透了,他們冤殺倭赫、湯若望、蘇納海、蘇克沙哈等人,簡直就是無惡不作啊!
甚至還想要謀逆造反,如果不對他們施以嚴刑峻法,怎麼能夠……怎麼能夠震懾天下呢!”
太皇太後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不錯,這幫人的確是壞到了極點,確實應該嚴懲!可是,你真的能夠把他們都殺光嗎?天下如此之大,你作為一國之君,應該以仁義治國。
如果你僅僅依靠殺人來威懾世人,那豈不是成了一個殘暴不仁的君主?”
康熙皺起眉頭,陷入沉思之中,過了一會兒才開口道:“皇祖母說得對,朕明白了……”
太皇太後接著說道:“皇上,你年輕氣盛,熱血沸騰,但治理國家需要有儒家大臣和天下的士子們的支持。對於鼇拜等人的處置,你不妨向那些名流大儒請教,聽聽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多給你出出主意!”
康熙聽後恍然大悟,連忙向太皇太後深深行了一禮,感激地說道:“多謝皇祖母的指點!”
康熙思考片刻後,覺得太皇太後所言極是,便決定召集朝中大臣,以及名流大儒們共同商討鼇拜等人的處理方式。
康熙回到乾清宮後,立刻下令召見大學士熊賜履。
熊賜履不久後便抵達乾清宮。
他跪地行禮道:“臣熊賜履,拜見皇上!”
在清朝時期,滿族官員皆自稱為奴才,這並不是一種貶低之意,而是表示他們是大清國的臣子,按照滿語的翻譯,意味著他們是朝廷的一部分或是股東等身份。
然而,漢族官員則不能自稱為奴才,隻能以臣自稱。
康熙微笑著回應道:“熊先生,請快些起來吧!”
熊賜履剛站起身來,康熙緊接著說道:“賜座。”
一名太監迅速搬來了一張椅子。
熊賜履感激地說道:“謝皇上賜座!”隨後,他便坐下了。
要知道能在康熙身邊坐著的人,除了四位輔政大臣,隻有康熙的老師了。
“熊先生,如今這大樹終於被朕連根拔起,依您看,這些人應該如何處理?”康熙坐在禦書房裡,看著眼前這位身穿一品文官朝服的老人,輕聲問道。
熊賜履聽到這裡,心中一震,便知道康熙的意思了。
他連忙起身,恭敬地說道:“皇上,此事還需慎重考慮啊。”
康熙點了點頭,靜靜的等著熊賜履的話。
熊賜履此人雖然是一介名儒,但能經過鼇拜專權而屹立不倒,自然是有為人之術。
此刻,他深知康熙的心思,也明白自己該如何回答。
“皇上,您是想做暴君呢?還是想做明君!”熊賜履問道。
他的目光堅定,聲音沉穩,仿佛已經看透了康熙的內心。
康熙哈哈大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熊先生,若是做暴君呢?”他的語氣輕鬆,似乎並不在意這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