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賜履嗬嗬一笑,臉上露出一副自信的神情:“那簡單,將鼇拜等人、連同妻女家奴,一同斬首,既斬草除根,又震懾朝臣,豈不兩全其美?”他的話語簡潔明了,卻透露出一種果斷和決絕。
康熙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怒火,握緊拳頭:“沒錯,您說的斬草除根,八年來朕無時無刻不這麼想,每次被鼇拜欺辱,朕都想將他碎屍萬段、滿門抄斬。”
康熙的語氣充滿了仇恨,仿佛對鼇拜的恨意在這一刻全部爆發出來。
熊賜履點點頭,然後緩緩地說:“凡政治鬥爭,失敗的人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大多都會被滿門抄斬、或被株連九族。”他的語氣平靜而堅定,仿佛在陳述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
康熙皇帝皺起眉頭,追問道:“比如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和好奇。
熊賜履聽到這裡,便微微點頭,表示理解皇帝的問題。
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皇上,那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可謂是曆史名臣、大漢忠臣?”
康熙皇帝點了點頭,認可地回答道:“不錯,霍光自漢武帝托孤後,先後輔佐了劉弗陵、劉賀、劉病已三位皇帝,自己不僅沒有竊取大漢天下,甚至為了大漢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這段曆史,康熙皇帝早已耳熟能詳,因為他曾多次聽陳廷敬講述過。
熊賜履看著康熙皇帝,目光堅定且專注。
他接著說道:“霍光自是忠臣,然而,其死後家中妻兒老小儘被誅殺,這便是殘酷的政治鬥爭。”他的聲音略微低沉,帶著一絲無奈和感慨。
熊賜履見康熙皇帝若有所思,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於是決定繼續深入探討這個話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輕聲問道:“敢問皇上,張居正可是忠臣?”
康熙皇帝抬起頭,毫不猶豫地回答道:“自然,張居正乃是明朝第一首輔宰相!若沒有張居正,何來的明朝中興。”對於明朝的曆史,康熙皇帝有著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熊賜履接著說:“張居正為人正直,對萬曆皇帝多貞貞教誨,尚不能在死後保全家族!”
說完,他看了看康熙。
康熙皺起眉頭問:“那依熊先生的意思,難道朕也要殺鼇拜等人的全族嗎?”
熊賜履微微一笑,繼續追問:“皇上,您覺得自己和萬曆帝相比如何呢?”
康熙聞言,蹭地一下站起身來,激動地說:“朕每天清晨都會禦門聽政,還會親自接見朝臣,從來沒有一天敢懈怠。而那個萬曆帝竟然四十多年都不上朝理政,朕怎麼可能跟他一樣!”
康熙的話音剛落,就忍不住嗬嗬嗬地笑了起來:“朕明白了……”
熊賜履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又補充道:“大清入關已經快要三十年了,但如今仍有一些漢族子民心懷明朝。
這其中的緣由在於,老百姓們認為滿洲人來自北方,野蠻無知,不懂如何治理國家;
而大明則是皇家正統,推崇孔孟之道。
所以,如果皇上能夠施行仁政,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理念治國,就能贏得天下人的民心啊。”
康熙聽到這裡,閉上眼睛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是啊,熊先生說得很有道理,朕不僅僅是滿洲的皇上,也不單單是漢人之主,而是天下所有人的主子啊!”
熊賜履聽後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康熙沉默片刻後,再次開口說道:“朕想要推行仁政,希望能夠收服天下士子的心,還請先生教導我該如何去做!”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