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尖銳的呼喊聲響起,朝臣們紛紛跪地行禮,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康熙皇帝緩緩步入太和殿,登上龍椅後沉穩地坐下。
他的目光掃視著朝堂上的群臣,顯得比以前更加成熟穩重。
隨後,他開口說道:“諸位愛卿平身。”
眾人紛紛起身,但依舊彎著腰恭敬地站在殿中。
康熙環顧四周,目光停留在曾經鼇拜、遏必隆、蘇克沙哈和索尼等人上朝時放置座椅的地方,心中湧起無儘的感慨。
如今,朝廷大權已全部掌握在他手中,這讓他感到無比興奮,但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他深知,作為皇帝,必須要用好這份權力,造福於天下百姓。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唯有康熙一心為公,為了大清國的繁榮昌盛,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諸位愛卿,鼇拜一黨已經得到應有的懲罰,希望大家能將心思放回當前的政務上。”康熙威嚴地說道。
此時,明珠站起身來,恭敬地奏道:“啟稟皇上,經過刑部的深入調查和取證,我們發現直隸總督白秉臻、延綏巡撫張自得、原兵部尚書龔鼎以及庶吉士王彥等官員曾向鼇拜行賄。
證據確鑿無疑,他們所收受的贓物也已經被查封。”
康熙微微點頭,然後擺手示意明珠繼續說下去。
“皇上,當年鼇拜權勢滔天,向他行賄之人眾多,恐怕遠不止這些人。”明珠小心翼翼地回應著。
康熙搖搖頭,語氣堅定地說:“朕早有諭旨,先前勾結鼇拜、行賄的官員等人俱從寬免,隻要不是罪行很大,這事就過去了!”
康熙的意思很明確,鼇拜一黨的核心人物均已受到嚴厲懲罰,或被絞死,或被斬首、或被監禁。
此時,如果再去定罪其他涉案人員,不僅可能引發官場震動,而且鼇拜已然倒台,繼續株連下去也毫無意義。
康熙秉持著仁政的理念,希望能給這些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就在這時,安親王嶽樂挺身而出。
“皇上,不可輕易放過這些人!”嶽樂雙眼緊緊盯著康熙,義正言辭地說道。
康熙看了一眼嶽樂,疑惑地問:“安親王,為何不可?”
嶽樂神情嚴肅,拱手回答:“鼇拜專權,他人赴逆,若不嚴加懲處,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那麼,這個嶽樂究竟是什麼來頭?竟敢如此大膽地與康熙對話?
原來這位安親王嶽樂,乃是大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第七子阿巴泰之子,可謂是太祖的嫡親孫子,更是康熙的皇叔。
順治三年時,嶽樂隨肅親王豪格征討四川,親自統率大軍,一舉斬殺張獻忠,立下赫赫戰功,因此受封貝勒。
因他積極擁護順治皇帝的改革舉措,深得順治帝信任,被冊封為安親王。
然而,順治帝臨終前,曾有意立嶽樂為新君,但因湯若望指出康熙出過天花而更具優勢,再加上太皇太後布木布泰的反對,此事最終作罷。
順治帝也曾考慮讓嶽樂擔任攝政王,但又擔心他重蹈多爾袞覆轍,隻好放棄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