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仁信心滿滿地回道:“陛下放心,依據《時憲曆》的推算,此次月食的時間和形態都已有定論。”
康熙稍感安心:“如此甚好,朕倒要看看這楊光先還能否自圓其說。”
南懷仁微微一笑:“皇上,這計算月食並不困難,下官給您演示一番,您便知道這其中的奧秘。”
康熙一聽來了興趣,一拍手:“好,朕就喜歡研究這天文地理,請南先生教朕。”
南懷仁見康熙高興,便膽子大了起來:“皇上,您那水晶球,借給臣一用。”
康熙二話不說,親自從架子上取下水晶球遞給南懷仁。
康熙轉頭看向放在龍案上的水晶球,這可是西洋人進貢給他的寶貝,他非常喜歡,所以就擺在了龍案上。
他毫不猶豫地拿起水晶球,笑著說:“好!”
然而,南懷仁並沒有伸手去接,而是恭敬地說道:“皇上,您隻需要將這水晶球放在那個托架上就行了。”
康熙微微點頭,表示同意。然後,他把托架拿過來,小心翼翼地將水晶球放了上去。
這時,南懷仁又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巧的圓鏡子,對康熙說:“皇上,這個小圓鏡子代表著月亮。”
康熙好奇地問:“嗯,那麼這個鏡子是月亮,那這個水晶球是什麼呢?”
南懷仁微笑著回答道:“皇上,您真是聰明過人啊!這水晶球正是地球!”
康熙驚訝地看著水晶球和鏡子,疑惑地問:“地球?難道這就是我們所生活的大地嗎?”
南懷仁連忙點頭:“是的,皇上,這大地其實是圓形的,這一點在我們西方國家早已被人們熟知,但在你們東方大國,大家一直都以為大地是平坦的。”
“朕記得當年湯若望也有過這種言論,被楊光先所駁斥,說如果那地下有人,豈不是腦袋在地上嗎?”康熙突然想起了多年前那場曆法之爭。
“不錯!當年楊光先就是這麼說的!”南懷仁當時就在場,對楊光先的話記憶猶新。
隨後南懷仁又說道:“皇上,如果在大海上行船,對麵如果來到一艘船隻,先看到的,是船隻的什麼部分?”
康熙想了想,腦海中浮現出自己在海邊看海時的情景,他記得湯若望曾經跟他講過一些關於航海的知識,於是回答道:“朕聽湯若望說過,先看到船的桅杆!”
康熙剛剛說完,隻見南懷仁也不給康熙打招呼,便順手拿了乾清宮龍案上的一艘小船的模型。
康熙並不生氣,他知道南懷仁此舉必有深意,所以隻是靜靜地看著南懷仁接下來的動作。
南懷仁拿起小船模型後,對康熙說道:“皇上,您從水晶球的上方水平看去。”
康熙聽罷,便彎下腰,腦袋直挺挺的,雙眼緊緊盯著水晶球的上方。
這時候南懷仁將這船隻模型,順著水晶球的弧度,緩慢地向前推進。
隨著模型逐漸靠近水晶球,康熙的眼睛越睜越大,臉上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當船隻映入眼簾,康熙激動得一拍桌子,興奮地喊道:“朕看到了,果然先看到的桅杆,後來才能漸漸看到船身。”
康熙站起身來,雙手緊握著拳頭,滿臉興奮地看著南懷仁,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和成就感。
這個實驗讓他親身體驗到了光學原理的神奇之處,同時也證明了南懷仁所言非虛。
康熙對南懷仁的智慧和才華越發敬佩,同時也對科學技術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他站起身來,雙手負後,圍著水晶球踱步,喃喃自語道:“也就是說,從遠處看,隻能看到桅杆,而無法看清整個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