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熊先生,本王要聽聽,本王的言論如何有錯!”康親王滿臉怒氣地喝問著熊賜履。
熊賜履從隊列中走了出來,他緩緩地走到康親王的身邊,然後向康熙深深地行了一個大禮。
接著,他轉身看向康熙,語氣堅定地說:“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並不隻是滿族人的皇上,是也不是!”
康熙被熊賜履的話所鼓舞,他立刻站起身來,用力地點點頭,表示讚同:“不錯,朕是天下人的皇上,朕所管轄的不僅僅隻有滿人、漢人,還有回族人、蒙古人、西藏人、新疆人等眾多民族,以及億兆黎民百姓。”
熊賜履看了看康親王,然後繼續說道:“既然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那麼這孔子也自然是大清的孔子,因此祭拜孔子,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熊賜履的話音剛落,安親王嶽樂就哈哈大笑起來:“照你這麼說來,祭拜孔子沒有錯,那先帝為何會說重用漢官、學習漢俗是錯的呢?”
一時間,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沒有人敢輕易開口說話。
“安親王,此一時、彼一時!”
眾人向朝臣之中望去,隻見陳廷敬站出來繼續說道:“昔日順治皇帝彌留之際,必須重用四大輔政之臣,因此才下此結論。”
“哼!”安親王打鼻孔裡出氣:“你一個戶部侍郎,懂什麼國政!”
陳廷敬微微一笑,語氣平和地說:“自太宗皇帝起,大金改國號為清,改設六部三院、設尚書內閣,太宗都在學習漢人宮廷製度,按照您這樣的說法,難道太宗所做的一切都是錯誤的嗎?”他的目光堅定而自信,讓在場眾人不禁為之側目。
聽到這句話,安親王頓時愣住了,一時間無法回應。
他原本以為可以用言辭壓住陳廷敬,沒想到卻被對方輕易地反駁回來。
陳廷敬接著說道:“太宗皇帝重用漢臣範文程,將大金國弊政一一改革。世祖皇帝重用三番,不僅順利入關,還在短短數年之中就統一了全國。敢問安親王,如果沒有這些漢人,大清是否能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成功入主中原,統一中國呢?”他的聲音響亮而有力,仿佛一把利劍刺破了空氣。
安親王氣得滿臉通紅,他瞪大眼睛看著陳廷敬,卻發現自己竟然無法找到合適的言辭來反駁。
他心中暗暗懊惱,自己平時讀書太少,關鍵時刻才會被人抓住把柄。
康親王看到這種情況,嘴角泛起一抹冷笑,眼神中帶著一絲輕蔑與嘲諷,緩緩說道:“這天下漢人雖然數量眾多,但他們隻不過是我們大清的奴才罷了,又有什麼資格在這裡發言?”
陳廷敬聽到這句話後,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之色。
他向前一步,向著康親王深深鞠了一躬,語氣堅定地回應道:“康親王,臣是否有發言權並不重要,但請彆忘了,皇上的母親孝康章皇後佟佳氏也是漢人,那麼皇上也擁有一半的漢人血統。不知您對此又作何解釋呢?”
康親王聞言,臉色微微一變,他的目光閃爍不定,似乎有些心虛。
麵對這樣的質問,他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不敢在大殿之上對康熙的血統發表任何意見,因為這涉及到皇室尊嚴和正統問題。
於是,他搖了搖頭,默默地向後退了兩步,不再言語。
陳廷敬見康親王退縮,心中鬆了一口氣。
他環顧四周,發現其他親王們都沉默不語,沒有人再敢站出來反駁。
於是,他決定繼續提出建議:“九月初六乃是黃道吉日,正值太學曆年的開學,皇上可於九月初六,率領王公貝勒、文武朝臣,前往太學祭祀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