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占心頭一震,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連忙點頭:“徐大人說得對,奴才這就出發......”
他深知自己已經失去了權力,必須儘快離開這個危險之地。
不再多言,哈占匆匆走出驛館,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他心中暗自慶幸自己能夠及時得到這個消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再說這陳廷敬和明珠,他們已經掌握了陝西各級官吏以及哈占小舅子何誌新的犯罪證據。
這些證據確鑿無疑,足以讓這些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於是,他們果斷地派出大兵,將這些人一一抓捕歸案。
就在這時,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莫洛即將重回陝西擔任總督!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山西、陝西的百姓們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湧上街頭,夾道歡迎。
他們對莫洛充滿了期待,希望他能夠帶領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
莫洛見到這一幕,不禁淚流滿麵。
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一定要不負眾望。
想到這裡,他覺得這一切都值得了,不枉這田貴等人入京告禦狀。
經過明珠與陳廷敬、莫洛三人的會審,議政王大臣擬定何誌新被定為首犯斬首,其他一些官員則被定為從犯。
這樣的判決公正合理,既彰顯了法律的威嚴,又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
康熙皇帝仔細審閱了會審結果,並最終批準了這個決定。
至此,莫洛一案終於塵埃落定。
康熙八年年底,莫洛心急如焚地從國庫中調撥出大量的糧食和種子,並召回了那些逃難的人們。
在開春之後,這些農民們便可以開始播種,不會耽誤當年的收成。
隨著時間的推移,莫洛在陝西的治理逐漸取得成效。
儘管因為給鼇拜的一封信,讓他自己深陷牢獄之災,也讓百姓遭受了一場浩劫,但康熙作為一代仁政之君,在剛剛執掌大權時,就能如此果斷地重用莫洛,這也充分體現了康熙的寬容與大度。
且說半年前鼇拜剛剛倒台,康熙就已經開始籌劃康熙九年的科舉。
經過議政王大臣們的商議,決定由吏部尚書兼任內秘書院大學士、太子太保魏裔介擔任主考官。
魏裔介乃是大清國當朝第一大儒,其學識淵博,聲名遠揚。
為了吸引更多的漢族士子前來應試,康熙特意任命魏裔介為主考官,同時還讓他兼任大清國國子監祭酒。
這樣一來,不僅能展示朝廷對漢文化的尊重,更能吸引到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到大清的統治階層中來。
魏裔介獲得如此重要的職務,恰好在他父親的祭日之際,所以特意向康熙皇帝請假返回老家祭祀祖先,向祖宗彙報自己的成就和榮耀。
他不僅擔任了朝廷的主考官,還成為了國子監祭酒,這無疑是士子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那麼為何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