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李被搬到馬車上,一行人慢慢地朝著魏裔介的府邸前進。
一路上,魏裔介時不時地與高士奇交談,分享自己對於學問、政治的見解,以及為官之道的經驗和體會。
高士奇聽得非常入迷,不時地點頭表示認同,內心對這位即將成為自己東主的魏大人越發敬佩不已。
抵達府邸後,魏裔介親自為高士奇安排了舒適的住處,並吩咐下人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接風宴席。
席間,兩人繼續暢談,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理,再到國家大事,氣氛融洽而熱烈。
待二人喝的微微有些醉意,高士奇突然見魏裔介眼圈泛紅。
他不禁好奇地問道:“魏大人,您怎麼了?為何落淚?”
魏裔介長歎一口氣,神情落寞地說:“哎,殊不知你與我言講,將直隸的滿人父母官,都換成漢人士子,恐怕難呀!”接著,他便將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詳細地向高士奇訴說了一遍。
高士奇聽後,也無奈地歎了口氣:“想不到皇上雖然親政了,也成功扳倒了鼇拜,但仍然無法完全掌握總裁大權。”他感到十分遺憾和失望。
魏裔介冷冷一笑,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是啊,這祖製歸祖製,可祖製既然已經不靈了,為什麼就這麼難以打破呢?”他們深知,要改變現狀並非易事,但心中仍抱有希望。
高士奇瞅瞅魏裔介:“想要打破祖製,必須有打破祖製的君王!皇上要恒下心來,才能更改這個政策。”
魏裔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深深看了高士奇一眼,繼續說道:“你言之有理,但這條路注定不會平坦。朝中勢力錯綜複雜,滿漢之間的隔閡根深蒂固,想要推動這樣的變革,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皇上雖有心改革,卻也麵臨著重重阻力。”
高士奇點了點頭,他明白這其中的艱辛,但他也相信,隻要有決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魏大人,我願為大人分憂,雖不敢言能有多大作為,但定當竭儘所能,助大人一臂之力。”
魏裔介拍了拍高士奇的肩膀,眼中滿是欣慰。“有你相助,我甚感欣慰。記住,我們不僅要為朝廷效力,更要為天下蒼生謀福祉。滿漢一家,方能共築盛世。”
高士奇瞅著魏裔介:“如今想要更換直隸的滿人官員,看起來是不可能了,想要削弱議政王的權利,或許還有可能!”
高士奇看著魏裔介,語氣嚴肅地說:“現在我們已經沒辦法更換直隸的滿人官員了,但如果想要削弱議政王的權力,還是有可能做到的!”
聽到這話,魏裔介冷笑一聲,回應道:“皇上雖然也有意削弱議政王的權力,可惜卻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
這時,高士奇突然大笑起來,並自信滿滿地表示:“我有一個計策,可以讓這件事順利辦成!”
魏裔介聽後,十分好奇地問:“哦?你快說說看!”
於是,高士奇向魏裔介提出問題:“請問魏大人,您身為吏部的漢尚書,這個官職屬於幾級呢?”
魏裔介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二品啦!”
接著,高士奇又問:“那麼吏部的滿尚書馬希納的官職又是幾級呢?”
魏裔介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回答:“一品!”
此時,高士奇趁熱打鐵地說:“如今滿人和漢人擔任相同的官職時,不但品級不同,俸祿也不一樣,而且漢人官員見到同級彆的滿人還要行禮,這樣的製度是否公平呢?”
魏裔介聽到這裡哈哈大笑:“還真有你的,明日老夫便在朝堂之上,奏請此事。”
高士奇站起身來,趴在魏裔介的耳邊耳語幾句。
魏裔介聽完之後,笑著說道:“有高士奇的妙招,明日必能說服這幫議政王!”魏裔介和高士奇相視一笑,心中充滿了對即將來臨變革的期待。
第二日,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莊嚴。
魏裔介站了出來,手持奏章,聲音洪亮地奏道:“陛下,微臣有一事關乎國家體製,亟待陛下聖裁。”
皇帝聞言,微微抬眉,示意魏裔介繼續說下去。
魏裔介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來:“陛下,我朝自開國以來,滿漢官員並行不悖,共襄國是,此乃大清盛世之基石。然臣以為,若欲使滿漢官員更加融洽,應取消滿漢之分,不分種族,唯才是舉,以促進國家繁榮昌盛。”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眾大臣議論紛紛,有人讚同,有人反對,一時間朝堂上熱鬨非凡。
皇帝沉思片刻:“魏裔介,詳細說來聽聽。”
魏裔介說道:“滿洲大學士、尚書、左都禦史為一品,侍郎、學土、副都禦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為二品;漢大學土、尚書、左都禦史為二品。侍郎、學士、副都禦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為三品。”
陳廷敬也對此有意見:“滿洲郎中三品,員外郎四品﹔漢郎中正五品,員外郎從五品。”
熊賜履接著說道:“如今滿漢官員相同的官職,待遇上之不平等,使不少漢官心懷怨望,街且推諉。”
魏裔介點點頭:“不錯,一再強調“滿漢皆朕之臣子”,“滿漢一體”,可如今卻有失偏頗啊!”
陳廷敬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來:“同職之滿漢官員,品級、俸祿卻有所不同,且漢官需向同職滿官行禮,此舉似有違‘滿漢一家’之旨,亦非公平公正之道。長此以往,恐傷漢官之心,影響朝綱穩定。”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
議政王們麵麵相覷,顯然對此事並未有所準備。
安親王與康親王對視一眼。
康親王便站出來說道:“魏裔介大人此言甚不合理!”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