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點頭,表示理解和認同。
他們知道,在鼇拜掌權期間,這議政王大臣雖然名義上存在,但實際上已失去了大部分權力。
然而,當康熙成功扳倒鼇拜後,為了穩定局勢並恢複朝廷秩序,他不得不恢複祖製,重新啟用議政王大臣。
但經過這半年多的時間,康熙也逐漸認識到了這議政王大臣製度的弊端。
這些大臣們擁有極大的權力,可以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甚至可以影響皇帝的權威。
這種情況使得康熙感到壓力重重,擔心自己的統治受到威脅。
“魏大人,朕其實也想效仿明朝,改為內閣,以將所有的大權集中,可如今這八王中有五位是大爺、哥哥輩分的親王,若想要改革,這其中的阻力,可是不小啊!”康熙說完,接連歎氣。
誰都知道這想要改革,議政王們肯定會出手阻攔。
他們可不想將手中的權利分出去、甚至是丟掉權利。
“皇上,想當年順治爺,於順治十七年就開始著手改革,重用漢臣、儒臣,增設內閣、增設大學士。可後來的榮親王去世、董鄂氏去世,接連打擊順治爺.....這順治爺的夢想,就是效仿明朝,改革弊政......”魏裔介說到這裡,不禁紅了眼圈。
康熙皇帝靜靜地聽著,心中感慨萬千。
他深知改革的艱難,但也明白隻有通過改革才能讓國家更加強大。
然而,麵對眾多親王和議政王們的反對,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魏裔介微微躬身,語氣鄭重地問康熙皇帝:“皇上,您可知順治爺當年為何要進行改革嗎?”
康熙皇帝沉默了一會兒,緩緩回答道:“朕自然知曉,順治爺是希望通過改革來消除滿漢之間的隔閡,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啊!”
魏裔介點了點頭,表示認同,然後繼續說道:“正是如此,順治爺深知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天下大同。而如今,皇上您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
康熙皇帝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說:“朕明白,改革之路必然充滿艱辛,但朕已下定決心,絕不退縮。”
魏裔介欣慰地看著康熙皇帝,眼中閃爍著光芒。
他堅信,這位年輕的皇帝具備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去迎接挑戰,引領國家走向繁榮昌盛。
“皇上,無論遇到多大的阻力,老臣都會全力支持您。”魏裔介鄭重地表示。
作為順治年間最為重要的漢臣之一,尤其是範文程隱退之後,順治最重視的漢人便是魏裔介了。
可以說,順治的漢化政策,魏裔介是全程參與其中。
從科舉改革、到官吏改革、再到品級改革,每一項都是由魏裔介負責的。
然而,順治帝英年早逝後,鼇拜徹底廢除了順治時期的漢化政策,恢複了原來的老製度。
鼇拜並不想漢化,因為這對他這樣的滿洲貴族極為不利。
當然,索尼、遏必隆、蘇克沙哈等人也是滿人,他們同樣不希望朝廷漢化。
於是,在眾人的支持下,鼇拜開始打壓漢臣,徹底改變了順治帝的國策。
就這樣,朝廷的發展又回到了原點。
康熙看著魏裔介,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魏大人,你所說的朕都清楚,也都明白。但如今朝廷的局勢太過複雜,想要取消八王議政,簡直比登天還難......”
在場的人均是康熙的心腹大臣,他們深知康熙所言不虛。
陳廷敬默默聆聽許久,此刻緩緩開口道:“皇上,臣認為魏先生言之有理,但此事需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
索額圖亦挺身而出,表示讚同:“陳先生所言極是,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務必待到合適的時機,方能推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