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魏裔介在三品以上的京官之列,其兒子魏嘉也是被順治帝準許入國子監的啊,咱們當時都在京城,這事情大家都知道!”
王清皺著眉頭,滿臉疑惑地看著李之芳,實在不明白他為什麼要拿這些事來彈劾魏裔介。
李之芳一時語塞,心中暗自懊惱,自己怎麼會沒想到這一點呢?
他原本以為,這些事情都是板上釘釘的證據,足以將魏裔介扳倒。
卻不想,僅僅被王清一句話,就輕易地反駁了回去。
此刻,他不禁陷入了沉思,究竟該怎麼做,才能真正參倒魏裔介這棵大樹呢?
過了一會兒,李之芳突然想起一件事,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緩緩說道:“魏裔介其弟弟魏裔訥,被魏裔介私自派往淮安府桃源縣當知縣,魏裔訥荒淫殘暴、桃源縣發了水災,他不僅沒有能力治理,還飽受詬病。後來魏裔介讓他同族的叔叔魏槐祥擔任江寧府的同知一個副職文官,正五品,可以設一到三人),又讓他弟弟改為江寧府同知。”
說完,他得意洋洋地看向王清,心想這次看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王清心裡不禁犯起嘀咕,這個李之芳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啊?
但出於禮貌和對朋友的尊重,他還是選擇了沉默,並沒有直接反駁李之芳。
"李兄,所謂何意?"王清疑惑地看著李之芳,希望從他那裡得到一個明確的解釋。
李之芳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說道:"我李之芳上為國家黎民百姓,下為天下漢族儒生,要替天行道,彈劾倒魏裔介!當然,隻要魏裔介一倒,你王兄便是日後科舉的主考官、天下的祭酒。"
王清聽後,心頭猛地一驚,但他還是努力保持鎮定,緩緩搖頭道:"不......李兄,我勸你不要彈劾魏裔介,他是皇上最寵愛的漢臣,如今如日中天,我怕你是引火燒身呐!"
李之芳聞言,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和失望:"王兄,你我這般交情,難道就不肯幫我一把?"
王清無奈地歎了口氣,臉上露出為難之色:"李兄,並非我不願相助,隻是此事風險太大。且不說能否成功,即便告成,你我恐也難以全身而退。"
李之芳緊緊地咬住牙關,臉上露出堅定的神情,“如果能夠除掉這塊阻礙我們前進的絆腳石,我願意冒險一試。希望王兄再好好考慮一下。”
王清沉默了很久,然後慢慢地說,“即使想要彈劾魏裔介,但根據你所描述的他的罪行,那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根本不可能將他扳倒。”
李之芳無奈地歎息道:“唉,要找到魏裔介的罪行確實有些困難,但隻要努力去尋找,總會有辦法的。”
王清靜靜地看著李之芳,心中充滿疑惑和不解。
他實在不明白,李之芳為何如此執著地要彈劾魏裔介呢?
畢竟,魏裔介是大清的忠誠臣子,更是天下舉子們的老師,康熙皇帝曾多次命令他祭祀孔子,這對於讀書人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李大哥,如果您真的決心彈劾魏裔介,那麼就必須等待科舉考試結束之後。否則,皇上絕對不會同意的。”王清嚴肅地說道。
李之芳低頭沉思了一會兒,心裡琢磨著這個提議和安親王所說的並沒有太大區彆。
然而,他仍然感到困惑不解,不明白為什麼非要等到科舉結束才能行動。
於是,他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道:"呃……王兄,為何一定要等到科舉結束之後呢?"
王清深吸一口氣,緩緩解釋道:"李大哥,你想想看,現在朝廷裡最要緊的事情就是科舉。在這個關鍵時刻,就算你去彈劾魏裔介,皇上也不會有心思理會你。所以我們必須等待殿試結束後,再作打算啊!"
說完,王清用堅定的眼神看著李之芳,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