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他目光移向殿門之外,緊接著提高音量朗聲呼喊道:“徐圓夢何在?”
不多時,徐圓夢匆匆趕來,踏入乾清宮後躬身施禮道:“皇上……”
康熙皇帝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容,抬手指了指桌上那張紙,說道:“將這六個字裝裱一番,懸掛於那邊的立柱之上。”
徐圓夢連忙點頭應諾:“嗻,奴才謹遵聖命,即刻便去辦理!”
此刻,夕陽西斜,餘暉漸暗,夜幕即將降臨。
而另一邊,長公主與駙馬吳應熊已然接獲太皇太後的旨意。
吳應熊麵露疑惑之色,轉頭看向身旁的妻子,輕聲詢問道:“公主殿下,聽聞明日太皇太後設宴相邀,不知此番所為何事?”
建寧公主亦是一臉茫然,搖了搖頭回答道:“妾身亦不明其中緣由。自我嫁入吳家以來,甚少回宮走動,對於宮中之事著實知曉有限啊。”
公主每年與太皇太後相見的次數寥寥無幾,甚至還不到兩次。
一想到此處,她不禁嘴角泛起一抹冰冷的笑意,輕聲呢喃道:“不知曉呢,既非節氣,亦非生辰之類的特殊日子……”
吳應熊聽聞此言,重重地歎息一聲:“唉,怕是不會有什麼好事情吧?”
長公主聞言,猛地瞪大眼睛,急切地追問道:“何以見得?為何就斷定沒有好事發生?”
原來呀,這吳應熊雖說身在京城充當人質,然而他對國家政事卻是極為上心。
不僅如此,他還憑借自身之力,豢養了眾多耳目,遍布全國各地以搜集情報。
據可靠消息透露,其生父吳三桂近些年來行事愈發張狂。
吳三桂屢次向朝廷索取大量的糧草,而後竟將這批糧食運往西藏、青海等地,用以交換數量龐大的戰馬。
此外,吳三桂大肆招募兵員,竟敢私自鑄造貨幣。
而這一切,吳應熊皆心知肚明。
既然連吳應熊都能知曉這些內幕,那想必朝廷對此也定然有所察覺。
正因如此,吳應熊曾數次修書勸誡吳三桂,懇請其父親能夠收斂鋒芒,保持低調。
然而,山高路遠,皇權難以觸及,吳三桂早已在雲南獨霸一方,儼然成為了當地的土霸王。
建寧公主聽聞此事後,嘴角泛起一抹冷冽的笑容:“這朝堂與平西王之間,不過是君與臣、亦是合作夥伴罷了。”
吳應熊亦隨之發出一聲冷哼:“唯願朝廷對父王予以信任,我等方能安然度過此生呐!”
那麼這位建寧公主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原來此乃清太宗皇太極之第十四女,降生於公元1642年。
皇太極親自為之賜名曰:“阿吉格”。
且在阿吉格降生次年,便受皇恩浩蕩,獲封“和碩公主”。
這般殊榮實屬大清罕有之事,通常而言,帝王之女皆待及笄之年、將行婚配之際,方得冊封為公主。
話說那阿吉格啊,打小便是個惹人憐愛的孩子。
她才不過兩歲之齡,便已貴為公主,這等殊榮實非尋常人所能企及。
時光荏苒,來到順治十年。
彼時,朝廷欲籠絡手握重兵的吳三桂,以保天下太平。
於是乎,太皇太後布木布泰當機立斷,頒下旨意,將和碩公主許配給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動,眾人皆知此番聯姻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