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連忙點頭示意:“免禮平身,魏愛卿快快入座吧。”
這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對待每一位能夠踏入乾清宮的大臣都極為敬重。
但凡有官員前來覲見,他都會親自賜予座位以示禮遇。
而像魏裔介這樣德高望重的大臣更是備受尊崇。
想當年,他曾擔任順治帝內閣的要職,位極人臣,堪稱內閣宰輔。
“魏愛卿啊,你此前所呈奏章,提議讓恭親王入朝參政議政,實在是用心良苦……”康熙麵帶微笑,對魏裔介不吝讚美之詞。。
這魏裔介嘴角勉強扯出一抹尬笑,輕聲說道:“嗬嗬,皇上您隻需善加利用恭親王,便能對康親王形成有效的牽製。”
康熙微微頷首,表示認同,緩聲道:“魏愛卿所言極是,常寧自幼便較其兄長裕親王更為聰慧機敏,假以時日,定然能夠成就一番大業。”
要知道,這常寧年紀尚輕之時,便是個頑皮淘氣之人。
而那裕親王福全呢,則身為順治帝的嫡長子,自幼便陪伴於順治帝身側。
其一舉一動皆受到順治帝的嚴格教導與約束,故而自小便養成了沉穩持重的性子。
此時,魏裔介接著言道:“皇上啊,倘若您欲廢除議政王之位,實乃萬分艱難之事。故而微臣特意準備了三條錦囊妙計,敬呈於陛下。”
“三條妙計?”康熙聞之,不禁麵露驚愕之色。
的確如此,康熙欲將議政王罷黜,麵臨著重重困境。
其一,此乃祖宗舊製,難以輕易撼動;其二,議政王背後所倚靠的,乃是數不勝數的滿族勳貴以及眾多八旗子弟們的鼎力支持。
即便是當今聖上,也絕對不敢貿然開罪於這些人物啊!
要知道他們個個皆掌握著滔天權勢,且皆是滿族人中的權貴。
康熙皇帝揮手示意身旁眾人退下之後,偌大的乾清宮內便僅餘他與魏裔介兩人。
這時,魏裔介方才開口言道:“其一,陛下您現今膝下的子嗣尚且年幼,所以目前不得不倚重裕親王以及恭親王這般兄弟至親之人。
倘若再過些年月,待到諸位皇子逐漸成長起來,屆時便能取代他們的位置了。”
康熙聽後不禁滿臉驚愕之色,喃喃自語道:“確實如此……當下的議政王們,除去福全以外,其餘儘皆是朕的叔伯長輩。
若是能全部換成朕的親兄弟或者親生子嗣,那自然而然就能由朕來掌控全局了。”
魏裔介緊接著又說:“其二,陛下您完全能夠借著派遣差事之類的事由,把議政王們調離京城。
如此一來,同樣能夠起到削弱議政王勢力的作用。”
然而聽到此處,康熙卻緩緩地搖起頭來:“魏愛卿啊,沒有必要之事,按照規矩議政王們未經聖旨許可絕不能擅自離開京城,這件事怕是很難施行。”
因為就這一點而言,跟其他朝代可是大不相同的呀。
在大明王朝時期,每一位王爺皆會受封為一地之藩王。
並於特定年歲前往藩地就任,自此儘享一世的榮華與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