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眾人皆表過態後,康熙方才徐徐起身,神情肅穆地環視四周,沉聲道:“既然諸位議政王大臣皆對此事表示認同,
那麼就將此重任交付於魏裔介、熊賜履、陳廷敬以及張英四位愛卿吧。
望爾等齊心協力,務必在兩個月之內完成所有相關機構的規劃與設置事宜。”
說罷,他眼神堅定地注視著眼前眾人,仿佛在向他們傳遞著一種無形的力量和信任。
四人齊聲回應道:“嗻……”聲音整齊而響亮。
康熙目光掃過議政王們,然後緩緩開口說道:“這大學士一職必須要有滿人和漢人共同擔任,你們是否能夠理解朕的用意?”
實際上,這番話乃是康熙特意說與議政王們聽的。
倘若朝中沒有滿族官員,恐怕這些議政王將會鬨騰得不可開交。
魏裔介趕忙頷首示意:“嗻……微臣深知其中深意!”
康親王也輕輕點了下頭,以此表明自己對康熙所言甚是讚同。
就這樣,這一天的朝會圓滿結束。
待眾人退朝後,康熙於乾清宮召見了魏裔介、熊賜履、張英以及陳廷敬這四位備受尊崇的帝師大儒。
對於那部《起居注》,康熙內心其實並無抵觸情緒。
然而,為了能使議政王們讚成對內三院進行革新之舉,他暫且決定暫不設立起居注官。
這一細微之處,魏裔介等人自然也都心知肚明。
“魏愛卿啊,此番關於內三院的改革事宜,議政王以及其他一眾朝臣們,都已然表示讚同啦。那麼接下來,具體應當怎樣去施行呢?”康熙皇帝麵帶微笑地詢問道。
隻見魏裔介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回應道:“皇上您真是聖明無比……至於這內三院的改革嘛,微臣必定竭儘全力,使其發生天翻地覆般的變化!”
聽到魏裔介如此言論,一旁的陳廷敬、張英和熊賜履三人皆是驚愕不已。
雖說在朝堂之上,他們幾位曾對魏裔介表示過支持,但著實未曾料到他竟會以內三院的改革作為突破口大做文章。
陳廷敬趕忙追問道:“魏大人呐,究竟打算怎樣對內三院進行整改,煩請您詳細道來。”
要知道,此四人皆是深得康熙信賴的肱股之臣,同時也各自代表著當下漢人所應享有的權益。
正因如此,他們之間不僅相互扶持,更能彼此取長補短,可謂是良師益友。
故而對於這個計劃,魏裔介倒也並未有所隱瞞。
隻聽得他一邊輕撫著自己那漆黑如墨的胡須,一邊緩緩說道:“諸位大人呐,將內三院歸入翰林院之類的機構當中,
其實質便是構建一個類似於內閣的存在呀!”
“什麼?內閣?”陳廷敬滿臉驚愕地追問道,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和困惑之色。
他瞪大雙眼,直直地盯著魏裔介,仿佛要從對方臉上看出端倪來。
魏裔介微微頷首,表示肯定,並緊接著將整個計劃從頭至尾詳細講述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