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緩緩開口道:“今日不講程頤,我們來談談耿繼茂吧。耿繼茂此人對大清統一東南沿海地區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離去……”
正當康熙說話間,忽然聽到陳廷敬輕聲說道:“耿繼茂的死,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啊。”
康熙點了點頭,表示認同,然後說:“不錯,朕聽聞耿繼茂的兒子耿精忠,此人貪婪成性,還未繼位稱王,便已經身著王服。”
“是啊皇上,臣也聽說耿精忠此人,在藩地無惡不作,老百姓深惡痛絕。”明珠附和道。
陳廷敬接著說:“皇上,這幾年全國稅收的七成,都要交給三番,朝廷若再不采取措施,這藩王一天天的壯大,朝廷可就虧空至極了。”
明珠點點頭表示同意,並補充道:“皇上,如果能借耿繼茂之死,對耿精忠加以製裁,日後朝廷方能控製這耿精忠啊。”
康熙微微一笑,回應道:“朝廷中如今都對三番不滿,可這耿精忠卻算上是三番中實力最弱的一個藩王了。”
他停頓片刻後繼續說道:“索額圖,你深耕吏部多年,你談談這耿繼茂的靖南王。”
索額圖站起身來,恭敬地向康熙行禮後開始講述靖南王的曆史:“
回皇上,這靖南王乃是順治帝冊封的三位漢人藩王之一,其祖上原是明朝將領,後來投降清朝,因戰功卓著被封為靖南王。
耿繼茂繼承王位後,曾多次參與平定南方叛亂,但同時也在藩地內搜刮財富、欺壓百姓,引起民怨沸騰。”
這耿繼茂究竟是誰呢?
他可是大有來頭啊!
原來,耿繼茂乃是耿仲明的長子,同時也是大清國的三位藩王之一。
若要談論起耿繼茂,就不得不先說一下他的父親——耿仲明。
耿仲明
耿仲明,字雲台,當時人們還稱其為“耿二”,他出生於遼東蓋州衛。
早期,耿仲明從事礦工工作,也曾當過海盜。
崇禎初年,他擔任登州參將,是毛文龍的部下。
後來,袁崇煥出任薊遼總督,斬殺了毛文龍,耿仲明便被調往山東巡撫孫元化麾下效力。
到了1632年,孔有德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補給而發動叛亂,並成為了孔有德的內應,一同攻陷了登州。
隨後,耿仲明自稱為總兵官,但遭到了明軍的攻擊。
1633年春天,他跟隨孔有德渡海投降了後金。
1636年,他向皇太極投降後,被清朝政府封為懷順王,隸屬於漢軍正黃旗。
在清朝初期,以多爾袞為首的統治集團對耿仲明給予了極高的重視和信任。
1644年,耿仲明跟隨清兵入關,積極參與鎮壓農民起義軍的行動。
1649年,他被改封為靖南王,並與吳三桂和尚可喜一起被稱為清初的三藩。
然而,不幸的是,不久之後,由於私藏逃人的罪行被揭露,耿仲明感到畏懼並在進軍廣東途中的江西吉安選擇了自縊身亡。
多爾袞對於耿仲明的結局表示不滿,認為他沒有得到善終,因此拒絕賜予祭祀儀式,也不允許他的後代繼承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