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奉命前往海上圍剿孔有德和耿仲明,但不幸遭遇颶風襲擊,軍隊全軍覆沒。
尚可喜僥幸保住性命回到大陸,卻被祖大弼認定為叛黨,要將其處死。
幸運的是,黃龍再次挺身而出,救下了尚可喜,並讓他重新回到軍中任職。
崇禎六年七月,已經投降後金的耿仲明和孔有德,率領大軍攻打旅順。
黃龍戰敗後自殺身亡,尚可喜在旅順的妻妾、家眷等數百人擔心被清軍俘虜,紛紛選擇跳水自儘。
身在廣鹿島的尚可喜得知這個消息後,心如刀絞,悲痛欲絕,發誓一定要消滅後金,為死去的親人報仇雪恨。
黃龍一死,這朝廷就派遣沈世奎接任東江總兵,接任了黃龍的位置。
當時皮島兵變,這尚可喜率軍鎮壓,若不是沈世奎逃走,這尚可喜可就殺了沈世奎。
如今沈世奎當了總兵,對尚可喜恨之入骨。
崇禎六年十月,沈世奎借開會的名義,將尚可喜獨自一人騙到皮島。
沈世奎捏造罪名,意圖以謀反罪誅殺尚可喜。
這尚可喜趁機逃出皮島,最終與部下許而顯彙合。
尚可喜與許而顯等人商議,沈世奎已經將他定罪,如果再回大明,勢必會被處斬。
走投無路的尚可喜,隻能投靠在遼東的後金。
尚可喜讓部下許而顯去了盛京,與皇太極洽談。
皇太極聞言,站起身來大喊一聲:“天助我也!”
皇太極還賜給尚可喜本部,為“天助兵!”
儘管尚可喜的家人都被清兵殺害,但走投無路的尚可喜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此外,皇太極對他非常器重,這與明朝截然不同。
皇太極親自出城十裡迎接尚可喜歸降,並於崇德元年即明朝崇禎九年)冊封了三位漢族王爺。
孔有德被封為恭順王,耿仲明被封為懷順王,而尚可喜則被封為智順王。
皇太極還將被俘的尚可喜家族成員歸還給他,並將海州賜予尚可喜作為封地。
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入關。
順治元年1644年),尚可喜隨清軍進入山海關,開始了他長達十多年的征戰生涯。
順治六年1649年),尚可喜率領大軍,進入廣州。
經過長達十個月的圍城戰,終於攻破城池,俘虜了南明的兩廣總督佟養甲,並斬殺了六千多名南明士兵。
隨後,尚可喜放任軍隊進入廣州城,對城中的居民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屠殺。
這場屠殺導致了廣州城內七十萬多男子死亡,史稱"庚寅之劫"。
順治九年1652年),尚可喜與耿繼茂一同擊敗南明將領李定國,平定潮州城。
次年,尚可喜再次擊敗李定國,鞏固了自己在廣東地區的統治地位。
此後,尚可喜被封為平南王,並在廣東開創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小朝廷。
尚可喜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維護社會秩序,包括重建禮樂文教、安撫南明遺民、促進農業發展等。
此外,他還捐資廣建佛寺,以容納明末出家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