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拿起手中的試卷,遞給他。
熊賜履接過試卷,仔細地看了起來。
隨著閱讀的深入,熊賜履的嘴巴漸漸張大,腦門也開始冒出虛汗。
最後,他搖著頭,喃喃自語道:“這……這……”但並沒有把話說完。
他輕輕地把試卷遞給了張英,隨後說道:“繼續評分吧……”
這一夜的閱卷工作,儘管大家感到十分疲倦,但每個人的眼神都充滿了興奮和期待。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那份令人驚歎的試卷。
每一個人看到這份試卷後,都不禁驚得張大了嘴巴,額頭也開始冒出細密的汗珠。
第二天早上,熊賜履早早地來到了乾清宮,並將試卷遞交給了康熙皇帝。
“啟稟皇上,經過我與張英等大臣的認真閱卷,最終確定第一名的試卷編號為十五號……”熊賜履恭敬地說道。
說完之後,他小心翼翼地偷看了康熙皇帝一眼。
“嗯……十五號試卷是誰寫的?”康熙皇帝不緊不慢地問道。
“回皇上,是……是高士奇……”熊賜履有些猶豫地回答道。
“高士奇?”康熙皇帝驚訝得張大了嘴巴,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他原本堅信,這次科舉考試的第一名必定會是李光地。
李光地的才華自然不必多言,但即便如此,他與康熙九年的狀元和榜眼相比,仍稍顯遜色。
而這高士奇,本是康熙賜予的一次考試機會,卻出人意料地名列榜首。
熊賜履將試卷拿起,呈給康熙:“皇上,此乃十五號卷,高士奇所作。”
康熙接過試卷,目光剛觸及題目,便驚愕得愣在了原地。
原來,這高士奇所寫的題目竟然是《三藩利弊》!
高士奇在文中直言不諱,指出三藩的弊端遠遠大於其益處。
當初設立三藩本意是為了鎮守邊疆,由三位漢人藩王統領一方。
然而,如今三藩的勢力日益壯大,朝廷已難以掌控,甚至可能被其拖累至垮台。
以康熙元年為例,朝廷全年的稅收僅有九百萬兩白銀,而吳三桂一人竟向朝廷索要了一千一百萬兩白銀。
更何況當時吳三桂剛剛擒獲大明永曆皇帝朱由榔,雲南尚未完全平定。
因此吳三桂要多少,朝廷就得給多少,這已經成了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
而高士奇在試卷中所談到的觀點,恰好與康熙心中所想完全一致,可謂是不謀而合。
康熙一邊閱讀著試卷,一邊忍不住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當他看完這份試卷後,不禁搖頭感歎:“朕一直想遍訪天下賢才,卻沒想到真正的賢才竟然就在朕的身邊……”
熊賜履看到康熙如此評價,立刻明白康熙對高士奇也是讚賞有加。
於是,他趕緊回答道:“皇上所言極是,高士奇確實才華出眾,令人刮目相看。”
接著,康熙又吩咐道:“熊賜履,你去告訴其他閱卷官,這份試卷的內容絕對不能外傳。”
熊賜履連忙答應:“嗻,臣回去就辦!”
康熙繼續下令:“召高士奇覲見,同時讓明珠、索額圖、陳廷敬一同前來。”
熊賜履應道:“遵旨。”
沒過多久,高士奇在國子監接到了召見的旨意,但因為距離較遠,所以來得稍晚一些。
而其他幾位大臣,如明珠、索額圖和陳廷敬,則都在皇宮內處理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