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它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保佑持有者平安健康。
沐英將其視為傳家寶,代代相傳。
如今,這顆安康石落入了葉玄手中,也算是一種緣分吧。
大明自開國以來已有二百餘年,期間無數藩王起落沉浮,即使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們,也難以逃脫被皇帝誅殺的命運,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然而,沐英作為朱元璋的義子,卻能讓其家族世襲罔替十八代,鎮守雲南近三百年。
傳說中,這一切都歸功於那塊神秘的安康石。
因此,安康石成為了沐王爺一家的傳家寶。
吳三桂占據沐王府後,對安康石格外珍視。
此次吳應熊回京,吳三桂特意將安康石獻給太皇太後,以表誠意。
當吳應熊講述完安康石的來曆時,康熙不禁驚訝地望著眼前這塊石頭。
隻見它宛如一座小山,上麵刻著“安康”二字。
而他並不知道,這“安康”二字竟是當年朱元璋的禦筆親題。
太皇太後微笑著直搖頭:“平西王如此想著老身,真是有心了。”
吳應熊趕忙點頭稱謝,然後將太皇太後帶到第二個太監身旁。
眾人定睛一看,隻見那太監雙手恭敬地捧著一個精美絕倫的盒子。
這個盒子通體呈現鮮豔的紅色,外表裝飾著華麗的絲綢和璀璨的珍珠。
盒子上還精心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圖案,而那顆晶瑩剔透的白珍珠恰好作為鳳凰的眼睛,顯得格外生動。
吳應熊小心翼翼地輕輕打開盒子,康熙再次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原來,這盒子裡竟然藏著一對晶瑩剔透、翠綠欲滴的玉鐲,閃爍著令人炫目的光芒。
吳應熊輕聲說道:“太皇太後,這對玉鐲可是家父曆經艱辛,遍尋雲南各大珠寶之地,卻始終未能覓得一塊稱心如意的玉石。然而,或許是上天眷顧,最終還是讓他偶然間得到了這對珍貴的玉鐲。”
緊接著,吳應熊又詳細講述道:原來,製作這對玉鐲的石材,其來曆可不簡單。
據說五年前有土司造反,吳三桂親自率領綠營兵前往剿匪。
曆經兩個多月的漫長時光,吳三桂終於成功平定了土司之亂。
當他騎著心愛的白龍馬踏入土司瓦寨時,一塊巨大的石頭擋住了去路。
白龍馬突然停下腳步,不再前行。
吳三桂心中納悶,但看到白龍馬對著那塊石頭嗅來嗅去,似乎有所發現,便意識到這塊石頭可能隱藏著什麼秘密。
這時,吳三桂身邊的軍師劉玄初開口道:“王爺,您看這匹馬對這塊石頭這麼感興趣,想必它一定有著非凡之處。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璞玉吧!”
吳三桂聽後,決定將這塊石頭帶回自己的王府仔細研究。
回到府裡,吳三桂吩咐下人用工具劈開石頭,結果驚喜地發現裡麵藏著一塊晶瑩剔透、溫潤無瑕的美玉。
雲南向來以盛產優質玉石而聞名天下,而吳三桂手中的這塊玉石更是其中的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