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心腹之臣以及麾下的文武百官當中,有許多都來自於江南一帶,
特彆是那些飽讀詩書、才華橫溢的江南士子們。
他們對於朱國治可謂是恨之入骨,這其中緣由倒也不難理解。
畢竟,朱國治曾經對漢人儒生毫不留情地下手,手段極其殘忍,
這自然使得他成為了吳三桂手下眾人眼中不共戴天的仇敵。
再看朱國治這邊,就算他有心去攀附吳三桂,
妄圖投靠到吳三桂門下尋求庇護,恐怕也是徒勞無功之舉。
隻因吳三桂絕無可能僅僅因為一個朱國治,而去開罪自己那成千上萬的部眾。
更何況,雖說吳三桂也曾誅殺過為數眾多的漢人,就連南明的最後一任皇帝——永曆帝朱由榔都未能幸免。
但他卻向來不會對儒生士子下手。
相反,吳三桂對於這些滿腹經綸的儒生士子,一直以來都是懷著相當尊崇和敬重之情。
尤其是吳三桂此人,對於各類人才更是視若珍寶,敬重有加。
且說那雲南之地,有眾多的秀才與舉人。
當他們懷著敬畏之心前往拜謁吳三桂之時,吳三桂竟展現出超
乎常人想象的熱情。
他不僅毫不擺架子地親自出門相迎,更是對這些文人雅士慷慨解囊,賞賜下大量的金銀財寶。
待眾人辭彆之際,吳三桂依然禮數周到,親自將他們送出平西王府,以表敬重之意。
在籠絡漢人儒生士子這件事上,吳三桂可謂是不計成本。
他既不吝惜錢財,也不在意自己的顏麵,隻為能贏得這些讀書人的好感。
不僅如此,他還時常向途經雲南、貴州兩地的各路人才贈送珍貴的金銀珠寶以及精美的書畫作品。
久而久之,吳三桂在漢人儒生心目中樹立起極高的威望。
許多儒生因受其恩惠,心甘情願地投身於他麾下,成為所謂“西選”的官員,並被派遣至全國各地為官理政。
由於“西選”官員數量眾多,分布廣泛,且人人皆對朱國治心懷怨恨。
如此一來,吳三桂怎會僅僅因為一個朱國治而輕易得罪這麼多支持他的人呢?
正當此時,高士奇滔滔不絕地講述到此,隻見一旁的明珠不禁拱手讚歎道:“妙啊!妙啊!皇上此計,真乃一箭雙雕之策,著實奇妙無比!”
康熙微微揚起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目光緩緩落在那一臉諂媚、阿諛奉承的明珠身上,心中不禁暗自竊喜。
此時,一旁的高士奇趕忙擺了擺手,急切地說道:“何止一箭雙雕啊!依臣之見,此乃一箭三雕之計。”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