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親王目光深邃地說完這番話後,緩緩轉頭看向一旁的朱國治。
接著不緊不慢地開口道:“此次朝廷派遣你前往雲南擔任巡撫一職,實乃對你能力的認可和器重啊……
要知道,過去這十年間,朝廷一直未曾起用你,
而今卻委以如此重任,讓你奔赴雲南,暗中監視那吳三桂,並及時向朝廷傳遞消息,足見朝廷對你的信任有加呐!”
朱國治聞聽此言,心中一陣激動,連忙俯身叩頭謝恩,口中連連應道:“是......是......承蒙朝廷信任下官,下官定當竭儘所能,肝腦塗地,全心全意報效朝廷!”
安親王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神色,他再次瞅了一眼仍跪在地上的朱國治,緩聲道:“行了,快快起身吧。
待你到了雲南之後,務必多多給朝廷呈上奏折,詳儘稟報當地的大小事宜。
隻要你儘心竭力,將差事辦得漂亮妥當,皇上定然不會虧待於你,屆時加官晉爵自是不在話下。”
然而實際上,安親王心裡跟明鏡兒似的,他深知康熙帝之所以將朱國治派往雲南,其真正目的乃是為了削弱自己手中的權力。
近些年來,康熙皇帝以各種各樣看似合理的理由和借口,將自己眾多的包衣奴才以及心腹親信紛紛調離京城,遣派至全國各地。
不僅如此,就連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康親王那邊,其手下之人亦未能幸免,同樣遭到了康熙皇帝的拆解和分化。
當今之世,曾經如日中天、權傾朝野的康親王,其勢力已今非昔比,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實力大幅削減,風光不再。
然而,事已至此,即便局麵如此艱難,眾人也是束手無策,毫無其他應對良策可言。
就在這般形勢之下,那朱國治與曹申吉二人,在即將啟程趕赴雲南執行重要任務前夕,竟雙雙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親自召見。
懷著滿心敬畏與忐忑,朱國治和曹申吉小心翼翼地步入宮廷,來到了禦前。
康熙皇帝神情肅穆,目光犀利地注視著眼前的兩位臣子,率先開口詢問起他們對於此次出行的看法以及具體的行動計劃。
隻見朱國治上前一步,躬身施禮,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放心,微臣定當竭儘全力,嚴密監視吳三桂的所有舉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哪怕粉身碎骨,也絕不敢有負皇恩浩蕩!”
話語剛落,一旁的曹申吉亦趕忙跪地叩頭,聲音洪亮地表態道:“臣願以一腔熱血,誓死效忠吾皇。此番行程,定會全心全意與朱大人一起,萬成聖上交付的重任,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聽完二人的陳詞,康熙皇帝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了滿意之色。
隨即,他大手一揮,示意身旁的太監將早已備好的賞賜之物呈至禦前。
這些珍貴的物品包括稀有的珠寶玉器、華麗的綢緞錦帛,還有象征著特殊權力的金牌令箭等。
康熙皇帝親手將這些恩賜交到朱國治和曹申吉手中,並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朕對你們寄予厚望,望爾等不負所托,凱旋而歸!”
麵對皇帝的隆恩厚賜,朱國治和曹申吉感動得熱淚盈眶,當即再次叩頭謝恩,齊聲高呼:“陛下聖明,臣等必不辱使命!”
隨後,兩人緩緩起身,拜彆康熙皇帝,邁著堅定的步伐離開了皇宮。
出宮之後,朱國治和曹申吉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分頭行動,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行裝。
他們精心挑選了貼身侍衛,整理好所需的文書資料,還備足了一路上的乾糧飲水。
一切準備工作皆已妥善完成之後,隻見那二人身側緊緊跟隨著一支規模浩大、氣勢磅礴的隊伍,他們邁著堅定而整齊的步伐,正式踏上了那條通往雲南的漫長且充滿未知的征途。
當這二人緩緩走出乾清宮時,康熙皇帝忽然微微揚起嘴角,一抹鬼魅般的笑容在他臉上悄然浮現。
原來啊,康熙皇帝之前當著曹申吉的麵,特意指派朱國治去暗中監視吳三桂一事,實則是另有深意和盤算。
要知道,這曹申吉可是吳三桂的心腹愛將,對於吳三桂忠心耿耿。
如此一來,曹申吉必然會毫不猶豫地將今日康熙皇帝所說之話語,原原本本地轉達給吳三桂知曉。
這般操作之下,那朱國治甚至都還尚未抵達雲南之地,就已然在無形之中與吳三桂之間,產生了難以消除的嫌隙和隔閡。
正所謂“一石二鳥”之計,亦或說是“一箭雙雕”之謀,康熙皇帝正是憑借此等精妙策略,成功地挑起了朱國治與吳三桂之間的矛盾紛爭。
想到此處,康熙皇帝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得意之情,那滿意的笑容也變得愈發燦爛起來。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康熙十年的十月時分。
就在這個秋風瑟瑟的季節裡,那二人帶領著眾多隨從,從繁華熱鬨的北京城出發,一路馬不停蹄地向著遙遠的雲南地區疾馳而去,開始了這段注定不平凡的旅程。
這份來自吏部任命官員的折子如同一道驚雷,劃破了雲南平靜的天空,直直地落入了吳三桂的手中。
當他展開那折子時,憤怒瞬間湧上心頭,氣得他七竅生煙,雙眼幾乎要噴出火來。
原來,吏部竟然大筆一揮,任命朱國治擔任雲南巡撫一職,同時又讓曹申吉出任貴州巡撫。
然而,如今這雲貴地區官吏的任命大權早已被朝廷牢牢收歸囊中。
吳三桂空有舉薦之權,麵對這已成定局的事實,卻是無力回天,毫無辦法去改變分毫。
吳三桂原本自信滿滿,自以為將李天浴定罪、嚇退佟鳳彩後,在此次與朝廷的明爭暗鬥之中,必定能夠旗開得勝。
卻不曾想,康熙皇帝棋高一著,僅僅憑借朱國治一人之力,便輕鬆地贏得了這場較量的全麵勝利。
如此一來,待到朱國治抵達雲南上任,豈不意味著雲南的朝政大權將要再度交還於朝廷之手?
一想到這裡,吳三桂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