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人家給出的理由,就算是威名赫赫、權傾一方的平西王,也是絲毫沒有辦法去反駁的啊。
“也罷!既然情況如此,那下官便隻有前去稟報平西王,請他定奪是否要與安親王進行交涉一番……”
胡國柱麵色陰沉地說完這番話之後,緩緩地將那一摞厚厚的賣身契仔細地收好。
站在一旁的朱國治輕輕地點點頭說道:“好,那就有勞胡大人您費心跑一趟了……”
待到目送著胡國柱漸行漸遠的身影消失不見之後,朱國治那顆一直懸著的心才總算是漸漸地平靜了下來。
然而就在胡國柱剛剛離開不久,朱國治就隨意地把胡國柱留下來的其中一份賣身契,扔在了那張略顯淩亂的桌子上,嘴裡還自言自語地道:“哼,我倒是想要好好看一看,這吳三桂到底是在玩什麼樣的花樣兒。”
這邊廂胡國柱氣衝衝地走了,臉上滿是不甘之色。
自從他踏入官場以來的這十多年間,還從未遇到過有哪個官員膽敢如此直接了當,並且毫不猶豫地拒絕他的要求呢……
確切點來說,應該是根本就沒有官員敢於忤逆他的意思。
可是如今麵對這個朱國治,想要順利地將其收歸門下成為自己的學生,看起來恐怕不會像之前想象中的那麼輕鬆簡單嘍。
這朱國治心裡到底作何盤算,旁人自是難以洞悉其詳。
然而有一點他卻心知肚明,那便是朱國治無論如何也不願簽署那份賣身契。
且說那胡國柱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到平西王府時,恰逢吳三桂正與眾位文官於殿內共商要事。
吳三桂抬眼這麼一掃,便覺出胡國柱神色有異。
想平日間,這胡國柱倚仗著乃是吳三桂的乘龍快婿之身份,向來都是不可一世、趾高氣揚,對任何人皆未放入眼中。
可今朝卻是一副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之態,活脫脫像隻被煮熟了的螃蟹般沒了生氣。
“胡國柱,究竟發生何事?瞧你這般模樣!”吳三桂望著胡國柱,忍俊不禁道。
胡國柱聞聲緩緩抬起頭來,瞄了一眼吳三桂後,緊接著重重地歎息一聲:“唉……嶽父大人,這朱國治實在太不識好歹啦!我好言相勸讓他簽下賣身契,豈料他竟絲毫不給麵子……”
吳三桂聞言麵不改色,淡然說道:“無妨,暫且給他些許時日,待他權衡利弊之後,自會想通其中利害關係的……”
“可是……”胡國柱欲言又止,稍作停頓後正要繼續往下講。
就在這時,吳三桂方才話畢,那些原本端坐於座的文官們瞬間炸開了鍋,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有的搖頭晃腦表示難以置信;有的則義憤填膺,痛斥朱國治不知天高地厚;更有甚者開始揣測起吳三桂對此事將會采取何種舉措以應對。
一時間,大殿之內人聲鼎沸,好不熱鬨。
這其中一人,名叫林高,他聽聞此消息後,神色驟變,急忙上前一步,高聲喊道:“什麼?平西王竟然要收了朱國治!這萬萬不可啊……”
隻見那堂下之人,亦如炸鍋一般,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很快,此起彼伏的聲音響成一片,皆是附和著林高之語:“是啊……平西王絕不能收朱國治啊……”
一時之間,這大殿之上人聲鼎沸,喧鬨異常,放眼望去,儘是反對收服朱國治之人。
吳三桂見此情形,不禁麵露詫異之色,心中暗自思忖:為何眾人一聽到要收朱國治,竟會如此群情激奮?
“諸位,諸位,請大家先靜一靜……”吳三桂眉頭緊皺,運足中氣,大聲呼喊起來。
那群原本吵嚷不休的文官們,聞得吳三桂的這聲高喊,這才漸漸安靜了下來,但仍有不少人的臉上還帶著憤憤不平之意。
吳三桂目光掃過眾人,最後定格在了林高身上,開口問道:“林高,你方才口口聲聲說不讓本王收朱國治,究竟是何緣由?不妨說來聽聽。”
林高聞言,趕忙起身離座,快步走到殿前,向著吳三桂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然後挺直身子,拱手答道:“回稟平西王,這朱國治實乃不能收啊……”
“哦?”吳三桂挑了挑眉,饒有興致地看著林高,追問道,“那你倒是給本王好好說說看。”
林高輕輕地微微點了下頭,緩聲道:“平西王啊,那朱國治早在十年之前,便已是江南一地的巡撫大人了。此人可是心狠手辣得很哪!
他一手炮製出了那駭人聽聞的‘奏銷案’‘哭廟案’還有‘通海案’等一係列慘絕人寰之事。
在那些案件當中,江南地區數以千計的士子和大儒慘遭毒手,被其無情殺害;
更令人發指的是,竟還有多達一萬多名無辜的百姓也命喪於他之手……”
對於這些事情,吳三桂其實心中也是知曉一二的。
然而讓他感到困惑不解的是,這朱國治雖然犯下如此累累罪行,但這與他投靠自己,並不發生衝突啊?
這其中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和緣由呢?
就在這時,一旁的劉玄初一聽林高所言,立馬就領悟到了其中的關鍵所在。
隻見劉玄初趕忙上前一步,朝著吳三桂恭敬地施了一禮,然後言辭懇切地說道:“平西王,林大人說得一點沒錯呀!這朱國治絕對是個萬不可收留之人。”
隨著劉玄初站出來表態,原本坐在座位上的諸位文臣們也像是受到了某種感召一般,紛紛站起身來,七嘴八舌地附和道:“平西王啊,您千萬不能收下朱國治這個惡賊啊……”
一時之間,整個大堂之上群情激昂,眾人義憤填膺,呼聲此起彼伏。
而此時再看向吳三桂,卻發現他的臉色已然變得陰沉無比,顯然是被眼前這番情景給攪亂了心神。
就在這氣氛緊張的時刻,隻見一名身著官服、神情嚴肅的官員霍然站起身來,
他目光直視著上方端坐的平西王吳三桂,朗聲道:“平西王,恕下官無禮!若您執意收留那朱國治,下官甘願辭去官職,歸隱山林,此生此世再也不會踏入雲南這片土地半步……”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