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擺在康熙麵前的這份奏折裡,吳三桂可謂是用儘了渾身解數對康熙大肆吹捧,字裡行間滿是諂媚之詞。
不僅如此,吳三桂還不忘貶低自己,將所有過錯統統攬下。
這番言辭讓年輕氣盛的康熙皇帝頓時覺得飄飄然起來,心中的得意和滿足感油然而生。
當然,最令康熙感到高興的,還是成功收回了那枚至關重要的雲貴大將軍印。
要知道,這枚大印可是擁有節製雲南、貴州兩省軍權的無上權力。
如今能夠順利將其收入囊中,對於康熙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勝利。
也正因如此,康熙此時的興奮之情簡直難以言表。
他一邊大笑著,一邊轉頭看向身旁仍愣在原地的高士奇,稍作停頓之後接著說道:“此次吳三桂乖乖交還大將軍印,這其中吳應熊倒是立了不小的功勞啊。”
高士奇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心中暗自思忖著,如果不是那吳應熊給他父親吳三桂傳遞消息,恐怕吳三桂未必會乖乖歸還這象征著無上權力的大將軍印。
隻見康熙龍顏大悅,高聲說道:“來人呐!擬旨,封和碩額駙吳應熊為少傅,並兼任太子太保……”
話音未落,高士奇已然迅速地坐到桌前,提起毛筆,準備草擬這份重要的詔書。
一旁的明珠見狀,急忙上前躬身行禮,滿臉諂媚之色,奉承道:“皇上聖明啊!您這一招真是妙極了,先狠狠地扇了吳三桂一記耳光,又給吳應熊遞去一顆甜蜜無比的大棗,如此手段,實在是高明至極啊!”
康熙聞聽此言,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起來,心情也越發愉悅。
康熙伸手輕輕地拿起那枚沉甸甸的大將軍印,凝視片刻後,不禁長長地歎息一聲:“唉,這大將軍印啊,曆經波折,總算是回到朕的手中了。”
此時,高士奇已經將聖旨擬好,他小心翼翼地用嘴吹去墨跡,待其完全乾透後,雙手恭恭敬敬地呈遞給康熙皇帝。
康熙接過聖旨,逐字逐句地仔細查看起來,確認其中並無任何疏漏之處後,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從身旁取出一方精致的玉璽,穩穩地蓋在了聖旨之上。
就在這聖旨剛剛發出不久,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小太監匆匆忙忙地跑進來跪地稟報:“啟稟皇上,陳廷敬請見。”
康熙微微一怔,隨即點了點頭,朗聲道:“快讓他進來吧。”
陳廷敬邁著沉穩而又略顯沉重的步伐踏入乾清宮,他整理了一下官服,恭敬地向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康熙皇帝行了一個標準的大禮。
待禮畢之後,陳廷敬微微抬起頭,用略帶緊張和遲疑的語氣說道:“皇上,雲南吳三桂發給戶部的折子已經送到了。今年……”
說到此處,陳廷敬突然像是喉嚨裡卡了魚刺一般,話語戛然而止。
康熙見狀,眉頭微皺,目光如炬地盯著陳廷敬,追問道:“今年到底怎麼了?快說!”
陳廷敬猶豫了片刻,終於鼓起勇氣繼續說道:“呃……今年吳三桂所要的軍餉,竟然高達一千三百萬兩……”
說完這句話,陳廷敬迅速從懷中掏出那份折子,小心翼翼地遞給一旁侍奉的太監。
“什麼?一千三百萬兩?”康熙聽聞此言,頓時怒不可遏,猛地一拍龍案,霍然站起身來。
隻見他滿臉驚愕與憤怒,雙眼圓睜,直直地瞪著那遞上來的折子,仿佛能透過紙張看到吳三桂貪婪的嘴臉。
這一千三百萬兩可不是個小數目啊!
要知道,康熙十年全國征收的白銀總數不過才二千五百九十萬八千七百九十二兩而已。
而如今,單單吳三桂一藩之地,就要索要如此巨額的軍餉,幾乎占據了全年稅收的一半之多!
這怎能不讓康熙感到震驚和震怒呢?
倘若這平南王與靖南王再度將那巨額的軍餉索要而去,那麼恐怕朝廷所擁有的財富之中,竟有足足三分之二都會落入這三藩之手!
康熙皇帝匆匆閱罷那道奏折之後,他的心便開始不受控製地砰砰直跳起來。
“好一個吳三桂!前腳才剛剛將大將軍印歸還於朕,後腳竟然就敢找上門來向朕討要整整一千三百萬兩白銀……”
康熙皇帝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怒火,破口大罵了一句。
然而,就在康熙皇帝剛剛罵完之際,一旁的陳廷敬趕忙拱手進言道:“皇上,當下我們務必要想出應對之策才行啊,如若不然,朝廷的財政收入將會遠遠低於支出,長此以往下去,必然會被這三藩勢力徹底拖垮的呀!”
聽聞此言,康熙皇帝更是怒不可遏,隻見他猛地一拍麵前那張雕刻精美的龍案,滿臉皆是憤怒之色。
“朕又怎會不知曉其中利害關係呢?可是如今這般局麵,又當如何是好啊……”
此時的康熙皇帝已然是真正動怒了,他眉頭緊鎖,滿麵愁容,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吳三桂索要軍餉的那份折子,仿佛要透過那薄薄的紙張看穿吳三桂的心思一般。
且說此前那檔子事,吳三桂所提及的還政給巡撫一事,康熙皇帝竟是想都沒想便果斷頷首應允下來。
如此一來,吳三桂此番可謂是棋差一招,但他旋即便調轉矛頭,撤換了原先的巡撫。
但康熙轉而派遣朱國治前往任職,這般操作倒也談不上他取得了完勝。
這邊廂剛收下吳三桂的大印,才高興了不到半個時辰呢。
那邊就接到了吳三桂索要錢財的奏折。
細細思量一番,這一輪交鋒,貌似還是吳三桂更勝一籌呐!
瞧著康熙龍顏大怒,明珠縱使心中有千言萬語,此時也是噤若寒蟬,半句也不敢多言。
而那陳廷敬呢,同樣不敢貿然進諫相勸。
就在這當口兒,兩人的視線不約而同地投向了高士奇。
要說這高士奇自打踏入宮門伊始,便深得康熙皇帝的恩寵有加。
每當退朝之後,二人時常湊到一塊兒談天說地,有時聊得興起,高士奇直至夜深時分方才離去。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