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這康熙皇帝,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先是巧妙地將那卞三元調入京城為官,緊接著又果斷地下旨命令王輔臣離開雲南,轉而擔任陝西提督一職。
這段時日以來,康熙一直密切關注著吳三桂的一舉一動,見其麵對自己一係列的調遣舉措竟然毫無反應、按兵不動。
康熙不禁喜笑顏開、心花怒放。
這一局,毫無疑問,康熙大獲全勝。
隻見康熙麵帶微笑,悠然自得地說道:
“每過半年,朕便會從雲南調離吳三桂手下的一名得力心腹。如此這般,不消七八年光景,這吳三桂身旁恐怕就再也找不出什麼有能力的大臣和勇猛善戰的將領啦!”
說罷,康熙忍不住嗬嗬笑出聲來,同時目光看向下方正端坐著的高士奇。
要知道,此次能夠成功布局,多虧了高士奇所獻之計。
此刻見到康熙龍顏大悅,高士奇心中亦是歡喜異常。
於是乎,他趕忙拱手進言道:
“啟奏陛下,微臣聽聞那王輔臣已經動身啟程,朝著京城而來。待到他抵達之時,還望陛下務必設法將其留在京城之中,切不可輕易放他前去陝西赴任呐!”
康熙聞聽此言,微微頷首表示讚同:“愛卿所言甚是。畢竟這王輔臣昔日乃是吳三桂頗為信賴之人,朕自然不能對他委以重任……”
言罷,康熙若有所思地輕撚胡須,而高士奇則默默地再次點頭應承。
隻見這索額圖忽然上前一步,拱手躬身向康熙稟報:“啟奏皇上,那卞三元日前上書請求回旗養老……”
康熙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輕聲回應道:“這卞三元倒是個知曉進退之人,既然如此,朕便準了他的請求吧……”
想當初,這卞三元初到京城之時,心中尚有些許疑惑不解,不知朝廷究竟為何要將他從遙遠的雲南調至京城,還委以進入內閣之重任。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了解之後,他很快便洞悉了其中的緣由。
深知自己在此地難以有所作為,且可能會陷入不必要的紛爭之中。
於是乎,卞三元當機立斷,迅速起草了一份言辭懇切的辭職報告呈遞給聖上,信中詳述自身年事已高、精力不濟,實在無法勝任繁重的工作任務,懇請能夠準許他回歸原旗安享晚年。
說起這來自雲南的官員們,康熙皇帝向來心存不滿與厭惡之情。
故而,當卞三元主動提出辭去官職時,康熙毫不猶豫地點頭應允。
就這樣,未費一兵一卒之力,康熙輕而易舉地實現了對雲貴總督一職的更替調整。
且說那王輔臣,自踏出雲南之地後,心中的一塊巨石總算是落了地。
他深知,隻要能夠成功離開雲南這個是非之地,便可保暫時無虞。
然而,儘管如此,恐懼仍如影隨形般縈繞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