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明珠的質疑,索額圖並未動怒,而是稍稍壓低聲音,湊近明珠輕聲說道:
“皇上似乎有意讓王輔臣進入內閣為官。要知道,一旦王輔臣成功入閣,往輕了說,他必定會分割掉你我的權力;而若是往重了講,他極有可能與遠在南方的吳三桂暗中勾結、裡應外合。
待到那時,即便是你我二人聯手應對,恐怕也是回天乏術、無計可施呀……”
話講到此處,明珠瞬間恍然大悟。
想他明珠向來有“萬花筒”之稱,頭腦靈活、機智過人,堪稱極其聰慧之人。
因此,即便索額圖沒有把話說透,他也已然洞悉了索額圖的真正意圖所在。
“索相明鑒啊!依著索相您的意思,這件事情究竟該如何處理呢?”明珠滿臉憂慮地向索額圖發問。
要知道,明珠心裡跟明鏡兒似的,對於王輔臣這個人的能耐,他可是再清楚不過了。
若是這王輔臣當真得以入閣為官,那勢必會瓜分掉屬於自己的那份權力。
想當年,自己辛辛苦苦、步步為營,花費了無數個日夜,曆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爬到如今這般高位。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絕對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王輔臣輕而易舉就踏入內閣,從而威脅到自己來之不易的地位與權勢。
而說到索額圖這邊呢,其實他心中也是有著一番盤算的。
雖說平日裡他與明珠之間一直都是明爭暗鬥不斷,但不管怎樣,他們二人終究都隻是康熙皇帝身邊的奴才罷了。
隻要康熙皇帝還穩穩地坐在那張龍椅之上,那麼他們便能繼續保住各自現有的榮華富貴。
索額圖略微沉思片刻之後,終於緩緩開口說道:
“明相啊,現如今王輔臣正深得聖上恩寵呢,每天幾乎形影不離地跟隨著皇上左右。像這樣的情況之下,咱們要是貿然直接去找皇上去談論此事,恐怕多半是行不通的。”
明珠聽完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道:“確實如此啊,就算咱倆鼓足勇氣前去進諫,皇上也未必能夠聽得進去咱們所說的話呀。”
隻見這時,索額圖突然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來,接著不緊不慢地說道:
“依我之見呐,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借助兵部所下達的指令,責令王輔臣儘快趕赴陝西地區執行任務。唯有如此操作,或許才有希望將眼下這個棘手的問題給妥善解決掉哦。”
索額圖所提出的這個絕妙主意,實際上源自於那位足智多謀的高士奇。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對於這個看似冒險的計劃,索額圖卻表現出相當程度的支持態度。
畢竟,像這樣容易得罪他人的事情,如果能夠由明珠去挑起事端,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當明珠聽完索額圖的話語之後,他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一時間,整個房間裡鴉雀無聲,隻有窗外偶爾傳來幾聲鳥鳴。
索額圖靜靜地觀察著明珠的反應,心中暗自揣測著對方的想法。
過了好一會兒,見明珠仍然一言不發,索額圖心裡便有了數——看來,就連聰明過人的明珠也不願意輕易去招惹王輔臣,甚至更不願意因此而觸怒當今聖上。
“明相啊!您想想看,與我們大清國千秋萬代的長治久安相比起來,區區一個兵部的指令又算得上什麼呢?簡直連一根毫毛都不如啊……”索額圖趁熱打鐵,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著明珠。
隻見明珠微微頷首,表示默許,但依舊沒有開口說話。
終於,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後,明珠默默地輕點了一下頭,緩緩說道:“嗯……如此看來,這件事情恐怕也隻能按照你所說的這般去處理了……”
再說這索額圖,在離開兵部的時候可謂是滿麵春風、得意洋洋。
因為他深知,隻要明珠以兵部的名義下令讓王輔臣返回陝西任職,那麼一旦皇上為此感到不悅,這筆賬必然會記在明珠的頭上。
如此一來,自己不僅成功地擺脫了乾係,還能借刀殺人,給明珠製造一些麻煩,真可謂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雕啊!
而另一邊,身為康熙皇帝頭號忠臣的明珠,儘管明知此舉可能會惹惱康熙皇帝以及王輔臣,但為了國家大局著想,他還是義無反顧地開始著手擬定那份來自兵部的重要文件。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紫禁城那巍峨宮殿的窗欞灑在了朝堂之上。
早朝過後,康熙帝依舊如往常一般召見了高士奇、明珠和陳廷敬三位才華橫溢的大臣作為日講官,準備開啟今日的學習之旅。
隻見康熙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威嚴而睿智地掃過下方眾人,然後開口說道:“徐圓夢,去將王輔臣招來與朕一同聽課。”聲音不大,但卻充滿了帝王之氣。
“嗻……”徐圓夢趕忙躬身應道,隨即轉身就要邁步出門去辦理這差事。
然而就在此時,忽然從殿外傳來一聲高呼:“王輔臣求見!”原來是門口值守的太監匆匆跑來向康熙帝稟報。
“喲……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啊!快快讓王輔臣進來。”康熙帝聞言不禁麵露喜色,連忙衝著太監擺了擺手示意放行。
原本已經走到門口的徐圓夢見狀隻得又緩緩退回原位,心中暗自慶幸自己這回倒是省了一趟腿兒。
不一會兒功夫,身材魁梧的王輔臣便大步流星地走進了乾清宮。
剛一踏入殿門,他便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叩頭行禮,並高聲呼喊道:“臣王輔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其聲如洪鐘,震得整個大殿都似乎微微顫動起來。
康熙瞅了瞅王輔臣,這臉色有些不對勁啊,原本白皙的臉上,竟然多出了一絲莫名的悲涼。
“起來吧,朕不是早就跟你說過嗎,來到這乾清宮就無需如此多禮了。”康熙帝眉頭微皺,臉上露出些許不悅之色。顯然對於王輔臣這般拘泥於禮節有些不滿。
事實上,康熙皇帝並非那種對禮儀要求極為嚴苛之人,但在一些特定場合,如太和殿或是舉行重大典禮之地,眾人皆須嚴格遵循大禮之規範。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