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尚之信也是驚詫萬分,急忙追問道:“布爾尼的戰馬?難道說吳三桂此番又是經由西藏購得的這些良駒不成?”
尚之孝微微頷首,表示認同,接著補充道:“正是如此,根據我方探子傳回的密報所言,這吳三桂於今年一舉斬獲四千匹膘肥體壯的戰馬不說,甚至還提前預訂了來年的五千匹戰馬。”
尚可喜聽罷,無奈地搖了搖頭,長歎一聲道:“唉,這平西王當真是愈發肆無忌憚、張狂至極了。據傳其麾下的兵力已然高達十二萬眾之多啦。”
尚之孝卻再次搖了搖頭,麵色凝重地糾正道:
“父王,依兒所掌握的情報來看,情況恐怕比您想象的還要嚴峻得多。平西王光是今年新招募入伍的兵員,數量便已足足有一萬之眾。照此推算,此時此刻,他手中掌控的兵馬理應不少於十五萬,其中騎兵或許更是突破了三萬之數。”
尚可喜臉上露出一抹略顯尷尬的笑容,緩緩說道:“果真是名不虛傳的平西王啊!瞧瞧人家如今這勢力範圍,那可是坐擁著廣袤無垠的雲貴大地,簡直就是富得流油哇!”
站在一旁的尚之信聽後,不禁皺起眉頭,一臉不甘地應道:“父王所言極是啊!隻是咱們即便有心購買些優良的戰馬,也是難如登天呐!”
確實如此,要知道這廣東一帶的戰馬,絕大多數皆是當年戰火紛飛時所遺留下來的那些馬匹相互雜交之後,繁衍出的後代。
而他們若想獲取來自北方的上等戰馬,唯一可行之路便是經由兵部進行調撥分配方可。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們並不具備像其他人那樣能夠從西藏,這條途徑將蒙古馬轉運至廣東的條件和能力。
不過所幸的是,尚可喜家底殷實,財力雄厚。
儘管朝廷已然開放了海禁政策,但他仍舊暗中派遣人手偷偷摸摸地從事海外走私活動,並因此賺取了數不勝數的錢財和糧食。
不僅如此,經過長達二十餘載歲月的苦心經營與運作,尚可喜已然成功實現了對整個廣東地區諸如鹽巴、礦石以及鋼鐵等各類重要物資貿易的全麵壟斷掌控。
每一年單就憑借這些貿易生意,他便能夠輕而易舉地收獲高達數萬兩白銀的巨額財富。
正因如此,廣東當地的眾多文人墨客們紛紛感慨稱其:“平南王之富有程度,堪稱天下之首啊!”
尚可喜聽完尚之信所言之後,緩緩地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道:
“嗯,確實如此啊。既然無法購得足夠數量的優良戰馬,那我們不妨多購置一些民間所養之馬,雖然這些馬匹可能不如軍用戰馬那般精良,但總歸聊勝於無嘛。此外,西洋人的火炮威力巨大,如果能夠購入一批,定能大大增強我方的戰力!”
一旁的尚之孝聽聞此言,亦是連連點頭稱是,並開口說道:“大哥,此事交由您去操辦最為合適不過了。”
然而,尚之信卻隻是輕輕地冷哼了一聲,麵露不屑之色地回應道:“這還用得著你來提醒我嗎?你還是儘快將所需錢款調撥至我處,至於後續之事,無需你再插手過問了!”
原來,這尚之信本應是平南王世子,身份尊貴無比。
但後來不知為何,竟被其父尚可喜上書朝廷,經康熙帝禦批同意,生生剝奪了其世子之位,轉而冊封其弟尚之孝為新的世子。
自那時起,尚之信心中便一直憤憤不平,對這個取代自己成為世子的弟弟始終心存芥蒂,故而對於尚之孝所說的話語,他向來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願聽從。
“大哥,您……”尚之孝還欲再說些什麼,卻見尚可喜氣衝衝地打斷道:“行了行了,都彆吵了!你們倆可是親兄弟啊,整日這般爭吵不休,成何體統!真真是要氣死老夫了!”
此刻的尚可喜已然年逾古稀,眼見著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終日為了些許瑣事爭執不斷,他隻覺得心煩意亂,頭痛不已。
話說那尚可喜,實乃一個深諳經營之道之人。
他深知自己的長子尚之信性情暴躁,難以擔當藩王之重任。
經過深思熟慮後,毅然決然地向朝廷上書,懇請廢除尚之信的世子之位,並將其傳於幼子尚之孝。
再者言及尚可喜,他乃是遼東海城人士。
自從遷徙至廣東這片土地以來,多年間竟未曾有過回歸故鄉之舉。
然而,隨著年歲漸長,這位老人心中愈發渴望著能夠葉落歸根。
無奈眼見著兩個兒子之間頻繁發生爭吵,使得家中不得安寧,尚可喜內心煩悶不已。
為避免廣東局勢陷入混亂,尚可喜心生一計,欲提前進行權力交接,將手中大權轉交予尚之孝。
隻見他一臉凝重地對著兩個兒子說道:“你們倆莫要再吵鬨不休了,本王如今已然年邁力衰,隻想返回遼東故土安享晚年。本王會再次上書朝廷,至於最終結果如何,且拭目以待吧!”
話音未落,尚之信便迫不及待地開口阻攔道:“父王萬萬不可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尚未等尚之信把話說完,尚可喜便輕輕擺了擺手,歎息一聲道:“唉,你又懂得些什麼呢?本王此舉不過是先行試探一下朝廷的態度罷了!”
實際上呢,尚之信心裡頭壓根兒就不情願讓尚可喜離開此地。
原因很簡單,如果尚可喜拍拍屁股走人了,那尚之孝立馬就能順理成章地接替父親的位置,成為新一任的平南王。
如此一來,尚之信想要鹹魚翻身、出人頭地可就難如登天。
所以說呀,他打心眼裡不希望尚可喜回到遼東去,要不然自己這輩子怕是都沒啥盼頭啦。
這不,尚之信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慮,再次開口詢問道:“父王,如果朝廷真的批準了讓您遷回遼東,您當真會走麼?”
這句話可謂是一下子戳到了尚可喜的心窩子裡。
其實吧,要說尚可喜不想回老家那肯定是假的。
他做夢都想著能早日重返遼東故土,去祭奠一下自家的列祖列宗,還有那些被無辜殺害的妻兒老小。
然而,一方麵他這人好麵子,嘴巴死硬,不肯輕易承認自己想家;另一方麵嘛,他又著實舍不得放棄藩王所擁有的權力和地位。
思來想去,尚可喜便找了個借口敷衍兒子們,說道:“哪能呢?之前老子可是連著向朝廷上了九次書,請求準許我回遷遼東,但每次都吃了閉門羹。這次之所以提這個事兒,不過就是做做樣子,好讓朝廷放心罷了!”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