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召王入京_康熙正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康熙正史 > 第572章 召王入京

第572章 召王入京(1 / 1)

眾大臣聽後,感激涕零,連連叩謝道:“陛下竟能如此體諒我等苦衷,實乃我等再生父母,此恩此情,沒齒難忘啊!”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向大地,給整個京城帶來一絲暖意。

然而,朝堂之上卻彌漫著一股異樣的氣氛。

諸位軍將們紛紛呈上奏折,皆以身患重病無法繼續擔任職務為由,懇請辭去現職。

宋太祖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平靜地逐一閱覽這些奏折,然後微微點頭,表示同意他們的請求。

不僅如此,他還慷慨地賜予每位辭官的將領豐厚的退休金和賞賜,以表彰他們過往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

時間來到開寶二年公元969年)的金秋十月,宋太祖再次施展其高明的政治手段——“杯酒釋兵權”。

這一次,他不僅將那些掌握著重兵的將軍們手中的軍權剝奪,就連地方官吏中的武官也未能幸免。

這些曾經威風凜凜、手握重兵的人物,如今被委以有名無實的虛職,而真正的軍事指揮權則轉交到了文官手中。

通過這樣的舉措,宋太祖成功地將軍權和財政大權統統收攏至中央政府,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此時,宮廷之中正在舉行一場重要的議事。

大臣陳廷敬一番話語如醍醐灌頂,令康熙皇帝頓時豁然開朗。

隻見康熙麵帶微笑,目光掃視著在座的群臣,緩聲道:“倘若朕效仿宋太祖,詔令那三位藩王入京,同樣舉辦一場‘杯酒釋兵權’之宴,不知眾卿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滿座嘩然。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但很快便安靜下來,因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個人身上——高士奇。

隻見高士奇不慌不忙地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向前邁出一步,恭敬地施禮後說道:“啟稟皇上,萬萬不可啊!”

康熙見狀,饒有興致地追問:“哦?高愛卿,為何不可?快快說來讓朕聽聽。”

高士奇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接著道:

“回皇上,想當年宋太祖之所以能夠順利實施‘杯酒釋兵權’之計,乃是因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將當時均在早朝之後留在宮中,近在咫尺,便於控製局勢。

然而現今的情況卻大不相同,那三位藩王分彆鎮守於數千裡之外的要衝之地,勢力根深蒂固。

若貿然下詔召喚他們入京,恐怕會引起他們的警覺和猜忌,甚至可能引發叛亂,後果不堪設想啊!”

康熙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地說道:“是啊,確實是太遠了……路途如此遙遠,要想讓他們進京,恐怕並非易事啊。”

這時,站在一旁的高士奇接著話頭道:

“陛下所言極是。現今那靖南王耿精忠正值壯年,精力充沛;然而那平南王尚可喜已然年逾古稀,七十多歲高齡的他,遠在廣東,距離京城何止千裡之遙啊!

即便接到聖旨要求其入京,以他這般年紀和身體狀況,又怎會願意長途跋涉而來呢?

至於吳三桂嘛,雖說他已年滿六十,但微臣認為,此人老謀深算、心懷叵測,定然也是斷斷不會輕易奉召入京的!”

聞得此言,明珠不禁嗬嗬一笑,插話反駁道:“高大人這可真是危言聳聽啦!隻要皇上降下詔書,明令他們入京,難道他們還膽敢抗旨不遵不成?”

麵對明珠的質問,高士奇毫不示弱,當即反問回去:“那敢問明大人,您何以如此篤定他們就一定會乖乖聽命前來呢?”

隻見明珠一臉自信地回答道:“既然此乃皇上的旨意,身為臣子者,哪一個有膽量敢於違抗聖命呢?”

高士奇聽罷,搖了搖頭,繼續分析道:

“倘若他們真的不肯入京,反倒派遣在京城中的子侄前來覲見聖上,如此一來,於情於理倒也說得過去。畢竟他們也算有所交代,不至於公然忤逆聖上。但如此一來,朝廷這邊可就丟了臉麵,不過儘管如此,咱們也不能因此而失了禮數呀!”

高士奇這番話說完,一直沉默不語的陳廷敬終於開口表態了,他輕點下頭,附和著說道:“高大人所言甚是,依下官看來,或許這幾位藩王皆有可能不會親自入京。”

眾人圍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商議著這個棘手的問題。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轉眼已從中午時分來到了日落西山,但始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眼看著天色漸暗,眾人的爭論聲卻依舊此起彼伏。

就在這時,坐在高位之上的康熙皇帝終於忍不住一拍麵前的龍案,大聲說道:

“諸位愛卿如此這般爭吵不休,終究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以朕之見,倘若那三藩能夠應詔前來京城,那麼困擾我們許久的問題自當迎刃而解;可若是他們不肯親自前來,隻是派遣其在京城的子侄作為代表,屆時朕大可以賞賜一些好處給他們,先穩住局勢再說。”

既然皇帝已經發話拍板決定,此事便就此定下。

緊接著,朝廷迅速擬好旨意,並派人快馬加鞭送往三藩所在地。

次日清晨,一封來自平南王的奏折送到了康熙手中。

他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展開奏折仔細閱讀起來。

隻見上麵赫然寫著平南王尚可喜再次懇請皇上準許他辭官歸鄉、安享晚年之事。

然而,此時此刻正值關鍵時期,康熙一心想要將三位藩王同時召回京城,又怎會輕易答應尚可喜告老還鄉的請求呢?

一旦應允,恐怕不僅會前功儘棄,還極有可能打草驚蛇,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和變故。

想到此處,康熙提起朱筆,在奏折上鄭重地批複道:“平南王鎮守廣東多年,功勳卓著,實乃國家之棟梁。如今廣東之地仍需仰仗平南王之威名與才能方可安定繁榮,故而特命尚可喜繼續留任,堅守廣東,並準予其家族世襲平南王之爵位,永世守護這片土地。”

過了這個熱鬨非凡、充滿喜慶氛圍的新年之後,時光荏苒,但康熙皇帝依舊保持著他往日的習慣——每日都會召見王輔臣,並饒有興致地與他一同深入探討雲南和貴州兩地那彆具一格的風土人情。

而這一切,全都被一直密切關注著朝堂局勢變化的明珠和索額圖看在了眼裡。

他們心中焦急萬分,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坐立不安。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領主:開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國 大楚最慘駙馬,開局遭背叛 朕的大秦!萬邦臣服! 天幕:玄武門大舞台,有膽你就來 勝者即是正義,分奴聖騎怎麼你了 靈氣複蘇我是警察我要打擊犯罪 溟淵水劫 你不要這麼煩我 我高考落榜去當兵 重生後的黑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