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見狀,不敢怠慢,連忙跪地叩頭謝罪道:“陛下聖明!微臣確實曾向裕親王和恭親王提出過此等建議。然而,微臣如此建言,實乃出於一片赤誠忠心啊!”
接著,高士奇繼續解釋道:“裕親王與恭親王此番主動請辭之舉,一來可以彰顯他們對陛下您的耿耿忠心;二來也能借此平息如今朝中日益激烈的爭權奪利之風。如此一來,於國於民皆有益處啊!”
聽完高士奇這番話,康熙帝不禁冷笑一聲,道:“哼,他們倒是聰明得很呐!”
說完,他負手而立,開始在殿內來回踱步,心中暗自權衡著其中的利弊得失……
半晌,康熙停下腳步道:“準了吧,也好讓朕那些兄弟們看看,榮華富貴不會少,但若妄圖權力,朕絕不姑息。”高士奇忙稱萬歲。
福全和常寧得到康熙皇帝準許他們辭官歸隱的旨意後,心中懸著的巨石終於落了地,兩人都長長地舒出了一口氣。
福全心花怒放,趕忙命人在自己的府邸中大擺筵席,並親自派人邀請常寧來府上共同歡慶這個重要時刻。
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常寧應約而至。宴會上,美酒佳肴琳琅滿目,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鬨。
福全滿臉笑容,舉起酒杯向常寧敬酒道:“從今往後,咱們兄弟二人便可徹底遠離那充滿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朝堂紛爭了,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常寧亦微笑著端起酒杯回應道:“此次能夠順利脫身,還得多虧大哥您英明睿智,想出如此妙計,再加上高士奇先生那精妙絕倫的策略啊!”
與此同時,遠在皇宮之中的康熙皇帝,正站在宮殿的高處,極目遠眺,望向遠方的天際。
口中喃喃自語道:“但願你們兩個果真能夠安分守己,不再涉足官場是非,切莫辜負朕對你們的一片寬容之心呐……”
自那日起,福全和常寧便告彆了朝堂生涯,開始過上了如同富家翁一般悠閒愜意的生活。
每日裡不是遊山玩水,就是吟詩作賦,儘享人間清福。
然而,朝堂之上卻並未因此完全風平浪靜。
雖然表麵看來一切如常,但偶爾還是會有官員提起這兩位王爺當年急流勇退之舉,眾人皆不禁慨歎世間之事變幻莫測,難以預料。
話說回來,其實常寧之所以最終決定辭官,也是事出有因。
原來他曾因一時疏忽,放縱手下屬官在京城肆意妄為,惹得民怨沸騰。此事傳到康熙皇帝耳中後,龍顏大怒,狠狠地訓斥了常寧一番。
經此一事後,常寧自覺顏麵儘失,於是便與福全商議一同辭去官職,歸隱田園去了。
而康熙皇帝,也欣然應允。
話說這皇帝的哥哥和弟弟。因下屬犯錯而主動辭去職務之後,其他王爺見狀竟然紛紛仿效起來。
首先站出來的乃是莊親王博果鐸,他毫不猶豫地效仿前麵兩人,向康熙帝遞上了一份言辭懇切的辭職議政王之奏疏。康熙帝見到這份奏書後,未做過多猶豫便即刻應允了博果鐸的請求。
緊接著,惠郡王翁果諾也緊隨其後,同樣向康熙帝呈上了自己的辭職議政王之奏疏。
康熙帝亦是當機立斷,迅速同意了翁果諾的請辭。
就這樣,溫郡王孟娥與純親王隆喜見此情形,亦不甘示弱,先後遞交了各自的辭職奏書。
而康熙帝呢,則一如既往地果斷批準了他們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