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點了點頭:“皇上,臣以為即便不給三位藩王們錢,他們也能發放軍餉,甚至是撫恤。”
康熙微微一笑:“朕也知道,他們手裡麵肯定有錢。”
高士奇上前一步,低聲道:“皇上,朝廷可以以賑災為由,將他們的軍餉以分批的方式送至各地,比如雲南,每個月給他們兩百萬兩......”
康熙聽後眼睛一亮,撫須沉思片刻道:“此計雖妙,即便他們催促,朝廷依然是按照月度給他們發放,如此一來,可以堅持到明年的稅收收繳,同時也能做一些工部、河道修繕的事情。”
高士奇又道:“正是如此,想必朝廷這麼給他們錢,他們也不敢說什麼,隻能上上折子,催一催軍餉。”
康熙聽到這裡,憤怒的臉色轉為笑臉:“明珠索額圖,你們怎麼看?”
明珠嗬嗬一笑:“皇上,臣同意這個看法。”
索額圖則是一臉的凝重:“皇上,臣有些不同意,這邊疆重地,豈能兒戲?”
熊賜履也點了點頭:“臣同意索額圖大人的看法,朝廷還是要謹慎一點的好。”
陳廷敬是康熙的追隨者,更是戶部的領頭羊,隻見他微微一笑:“臣同意高士奇的看法,這樣以來,戶部的工作就可以分為幾塊,哪裡都不至於落下了。”
“好,既然如此,那就這麼辦吧!”康熙一拍龍案,顯得有些興奮。
眾人散去之後,康熙留下了高士奇。
“高士奇,朕削藩削藩,削藩了兩年,卻是沒有多大的效果啊,他們一年比一年要的錢多,一年比一年的兵馬多......”
康熙的話,沒有什麼毛病,感覺是削藩了,不僅從三藩中調任,而且收回政權,可是總感覺削藩的沒有什麼用。
高士奇想了想:“皇上,您說的不錯。三位藩王在藩地,經營了二十年了,他們隻要還在藩地一天,就很難通過削藩,削弱他們的實力。”
“哎.....”康熙長歎一口氣:“是啊,他們隻要還在藩地一天,就一天不得讓朕放心。想要徹底的革除弊端,就不能讓他們世世代代鎮守當地啊。”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距離那一年一度的年關愈發臨近,整個北京城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逐漸變得絢麗多彩起來。
大街小巷裡,處處可見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和五彩斑斕的彩帶,將這座古老而莊嚴的城市裝點得宛如夢幻之境。
就在這時,來自各個藩國的使者們也如同嗅到了春天氣息的候鳥,紛紛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前來朝拜大清朝的天子。
率先抵達的是與——朝鮮國的使團。
他們帶著豐厚的貢品和滿滿的誠意,進入了這座繁華的都市。
緊接著,琉球、瞿羅國、交趾國等眾多藩屬國的使者隊伍也接踵而至,一時間,京城的街道上充滿了異域風情,令人目不暇接。
負責處理外交事務的理藩院自然不敢怠慢這些遠道而來的貴客,以最高規格的附屬國禮儀熱情地迎接了各國的使臣。
不僅如此,當今聖上康熙皇帝更是慷慨大方,賜予了這些使節們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珍貴的敕書,以示對其忠誠的嘉許和恩寵。
甚至,康熙皇帝還特意叮囑理藩院要好生招待這些客人,務必讓他們在京城儘情享受過年的歡樂氛圍,待年後再啟程回國複命。
然而,實際上雖說這些藩國皆是前來進貢,但他們所帶來的物品價值相較於康熙皇帝的賞賜而言,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但凡有使者來訪,無一不是滿載而歸,大大地賺了一筆。
就這樣,到了十二月的時候,京城已然沉浸在了一片張燈結彩、歡歌笑語的熱鬨景象之中。
此時此刻,身處皇宮中的康熙皇帝眼見宮外如此熱鬨喜慶,自己那顆向往自由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
於是乎,他專門挑選了一個相對清閒的日子,輕車簡從,悄悄地帶領著一群心腹隨從離開了戒備森嚴的皇宮,如普通百姓一般融入到熙熙攘攘的人群當中,悠然自得地逛起街來了。
經曆了恭親王和裕親王遞上辭呈這件事以後,那些八旗的子弟們像是被迎頭潑了一盆冷水一般,一下子都收斂了起來。
康熙皇帝從宮殿裡走出來之後,看到眼前這樣的情景,心裡多少還是感到有些欣慰和滿意的。
遙想起以前的時候,他每次出宮微服私訪,總是能夠看見那些個八旗子弟們整天無所事事。
不是提著鳥籠到處閒逛,就是坐在茶館裡麵悠哉悠哉地喝著茶,而且還肆無忌憚地大聲議論著國家大事,那種散漫和輕狂的樣子實在是令康熙皇帝心生不滿。
然而現如今,經過了一番整頓和約束之後,這些八旗子弟們可比從前規矩多了。
康熙皇帝悠然自得地漫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之中,一邊欣賞著周圍熙熙攘攘的熱鬨景象,一邊感受著市井生活所帶來的那份獨特的煙火氣息,心情自然也是格外的舒暢和愉悅。
就在這時,原本喧鬨嘈雜的人群突然間傳來了一陣不小的騷動聲。
康熙皇帝順著聲音望去,發現原來是幾個八旗子弟不知因為何事竟然在街邊起了爭執。
眼看著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動手的架勢,康熙皇帝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站在他身旁的侍衛見此情形,當即就想要邁步上前去製止這場紛爭。
可是康熙皇帝卻輕輕抬起手來攔住了侍衛,示意先不要輕舉妄動,他倒是想要親眼看一看如今這些已經受到過教訓的八旗子弟們究竟會怎樣去處理彼此之間產生的矛盾衝突。
隻見其中一個身材魁梧的八旗子弟率先放下了姿態,他朝著對麵的人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態度極為誠懇地開口說道:“兄台莫要生氣,剛才的確是小弟我的不對,還望您大人有大量,千萬不要跟我一般見識啊!”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