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劉玄初趕忙應了一聲,隨即轉身回到桌前,鋪開紙張,拿起毛筆,開始認真地草擬起向朝廷催促軍餉的奏疏來。
原來,那高士奇所提出的建議,康熙皇帝竟然真的聽從了。
一直以來,朝廷都是一次性將全年的軍餉,足額支付給駐守雲南的吳三桂軍隊。
然而今年卻有了變化,改為按月度供給,不僅如此,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拖欠軍餉的情況。
對此,吳三桂雖然心中頗為不滿,但也是無可奈何。
畢竟他遠在雲南,與京城相隔甚遠,這種事情總不好讓自己的兒子親自跑去跟康熙皇帝爭論不休吧。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吳三桂那原本緊皺著的眉頭忽然舒展開來,他像是被一道閃電擊中一般,腦海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
隻見他微微側過身子,目光如炬地看向站在一旁的胡國柱,然後緩緩開口問道:“胡國柱啊,咱們雲南這邊的閱兵事宜,如今進展如何呀?可有準備妥當了?”
胡國柱聽到吳三桂發問,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向前跨出一大步,來到吳三桂跟前。
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吳三桂行了個禮,隨後挺直腰板,字正腔圓地回答道:
“啟稟平西王,經過屬下們這段時間緊鑼密鼓地籌備,所有與閱兵相關的工作皆已安排就緒啦。隻待二月初二那日一到,咱們便可如期舉行一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閱兵儀式了。”
說到這裡,胡國柱那張略顯黝黑的麵龐上,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抹得意之色,接著還情不自禁地嘿嘿笑了兩聲。
吳三桂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稍作沉吟之後,他再次發號施令道:
“嗯,做得很好。不過此事還需再行通知一下雲貴總督甘文焜、巡撫曹申吉、提督李本深,還有雲南當地的其他提督和巡撫,讓他們務必於二月初二齊聚昆明,共同參加此次閱兵盛典!”
話音剛落,吳三桂的臉上又一次浮現出那種令人捉摸不透的邪魅笑容。
然而,當聽到吳三桂提及要通知甘文焜時,胡國柱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怪異起來。
他滿臉狐疑地盯著吳三桂看了好一會兒,才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王爺,為何還要特地通知甘文焜呢?”
吳三桂用一種充滿鄙夷和不屑的眼神冷冷地盯著胡國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說道:
“哼!虧你還跟隨本王如此之久,連這點道理都想不明白?咱們此番閱兵,所閱之兵乃屬於朝廷,既然如此,自然應當由雲貴總督親自出麵檢閱才合乎規矩。”
聽到吳三桂這番話,胡國柱先是一愣,隨後如夢初醒般地點點頭,表示自己終於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的確,有了甘文焜這位雲貴總督的參與,這次雲貴地區的閱兵活動便顯得名正言順,完全符合常理,絲毫不會被視為超越本分、擅自妄為的舉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儘管這次閱兵從表麵上來看似乎隻是一場正常的軍事演練,但實際上這些士兵皆是吳三桂麾下的親信兵馬。
不過,由於甘文焜的到來並代表著朝廷,使得整個局麵變得微妙起來。
隻要甘文焜在場,吳三桂就能夠理直氣壯、明目張膽地向康熙帝上書稟報此次閱兵之事。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廣東一帶,平南王尚可喜再一次向朝廷遞交了奏書,懇切地請求準許他返回遼東故鄉安享晚年。
說起來,這一回尚可喜可是真心實意想要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之上頤養天年。
畢竟如今他的長子尚之孝雖已被立為世子,但手中並未真正掌握軍隊的控製權;相反,軍權卻是牢牢握在了次子尚之信的手中。
這種權力分配不均的狀況讓尚可喜感到頗為擔憂,因此他迫切希望能夠早日離開這片是非之地,回歸平靜的生活。
尚之信和尚之孝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然而這兄弟倆卻終日明爭暗鬥、互不相讓,如此情形令身為父親的尚可喜煩惱不已。
麵對兩個兒子無休止的爭鬥,尚可喜隻覺心力交瘁,恨不得立刻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將廣東留給他們二人看守,也好落得個耳根清淨。
其實,像這樣請求告老還鄉、辭去官職的奏疏,尚可喜已經不知上過多少回了。
隻是以往每一次,朝廷要麼置之不理,要麼便是稍加安撫後便再無下文。
久而久之,連尚之孝和尚之信對父親此次遞上去的奏疏也都未放在心上,覺得不過又是走走過場罷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那封承載著尚可喜滿心無奈與疲憊的奏書終於曆經長途跋涉抵達了京城。
而此時的乾清宮裡,年輕的康熙帝正氣得暴跳如雷。
“哼……他吳三桂居然敢搞閱兵這一套,真當自己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了!”康熙皇帝怒氣衝衝地一拍麵前那雕刻精美的龍案,震得桌上的筆墨紙硯都跟著跳了幾跳。
一旁站著的明珠和索額圖兩人見狀,頓時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此時此刻,滿屋子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到了高士奇身上,仿佛把解決問題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這位向來足智多謀的大臣身上。
然而,麵對眾人期盼的眼神,高士奇卻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示意自己對此也是束手無策。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陳廷敬突然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上前一步開口道:
“皇上息怒,微臣覺得此事或許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嚴重。據微臣所知,這吳三桂已經給朝廷上了書,並且還特意邀請了雲貴總督甘文焜一同參加閱兵儀式。依臣之見,既然他如此行事,想必心中應該還是有所忌憚,不會輕易做出什麼過分的舉動來。”
聽完陳廷敬這番話,康熙皇帝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但臉上依舊難掩憤怒之色,長長地歎了口氣後說道:
“唉,隻可恨那吳三桂地處偏遠,山高皇帝遠的,就算朕有心想要管一管,也是鞭長莫及啊!”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