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彆以為皇祖母老了,說吧,這次來是有什麼事兒?”太皇太後將小鏟子遞給了宮女,自己站起身來。
康熙嘿嘿一笑:“還是皇祖母了解孫兒......”
原來這康熙,每日退朝之後,首先要去給太皇太後請安。
如果這一天中太忙,或者有事耽擱了,也會派人過去代自己請安。
今日早上,就是派太監過去請安的。
當然了,下午可不是請安的時候,因為壓根就沒有這個官吏。
太皇太後接過侍女遞過來的濕手帕,擦了擦手,然後坐在椅子上:“說吧,什麼事情?”
康熙嗬嗬一笑:“皇祖母,尚可喜今日的折子到了......”
“尚可喜的折子?”
原本大臣給康熙上折子,也是正常的國政,太皇太後根本不過問。
既然康熙提起了尚可喜的折子,那折子的內容,必定是讓太皇太後感興趣的。
“皇祖母,尚可喜請求歸鄉養老,讓朝廷撥給房屋、田地、以及銀兩。”
太皇太後冷哼一聲:“玄燁啊,不是我說你,這尚可喜上書歸鄉養老,沒有七次,也有八次了吧?”
“皇祖母,這是第十一次了。”
“十一次?你今日到慈寧宮稟報此事,你要如何處理?”
康熙頓了頓說道:“皇祖母,孫兒念其勞苦功高,要準了尚可喜的奏折,讓其歸鄉養老,落葉歸根。”
太皇太後微微皺眉,輕搖著頭說道:“玄燁啊,這尚可喜之事看似簡單,實則背後牽扯甚廣。他手握重兵多年,雖說是歸鄉養老,但其勢力在廣東盤根錯節。”
康熙恭敬地答道:“皇祖母思慮周全,孫兒已令眾臣去清查他的各項事宜,以防有變。”
太皇太後冷哼一聲:“清查尚可喜的各項事宜?有什麼好清查的?他尚可喜都已經七十多歲了,你動他乾什麼?”
見太皇太後不滿,康熙有些駭然,其實他心裡早有準備,無論太皇太後是否同意,自己都理應跟她說一聲。
“皇祖母,您知道嗎?如今三藩勢力越來越大,若不加以削弱,日後必定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太皇太後點點頭:“玄燁呀,你說的這些,皇祖母都明白。可是想要削藩,有無數個辦法,可沒有必要非得通過讓他歸鄉養老,削弱藩王的勢力。”
康熙沉思片刻後說道:“皇祖母,孫兒何嘗不知還有其他法子,但此次尚可喜主動上書,乃是天賜良機。若錯過,恐再難尋得如此合適借口。”
太皇太後輕輕歎氣:“玄燁啊,你可知此舉風險極大。尚可喜一旦察覺你意在削藩,必然引起軒然大波。他那些舊部若是叛亂,朝廷怕是難以招架。”
康熙神色堅定:“皇祖母,孫兒亦有考量。如今大清國力漸強,兵精糧足,並非昔日可比。且孫兒已安排得力臣子去搜集各方情報,隻要部署得當,定能把控局麵。”
“孫兒呀,這尚可喜已經七十多歲了,他還能活多久?你年方二十,血氣方剛,這大清國的未來是你的,你著什麼急啊?”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