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喚楊起隆,其生得一張巧嘴能言善辯、口吐蓮花,令人驚歎不已。
久而久之,憑著這過人的口才和交際能力,楊起隆竟然順理成章地坐上了焦三大哥之位。
自那以後,楊起隆暗中籌謀,妄圖借助白蓮教如日中天的聲勢來廣納信徒、擴張勢力。
就這樣,楊起隆搖身一變成為了白蓮教的教主,而焦三也順理成章地擔任了副教主一職。
這二人相輔相成、配合默契,楊起隆主要負責招攬信眾入教。
而焦三則專注於與官府中人往來結交,並借機招募兵馬以壯大聲勢。
在他們的苦心經營之下,白蓮教的規模日益壯大,教徒數量不斷攀升。
無巧不成書,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他們有幸結識了那位姓張的閣老。
這位張閣老年逾花甲已過耳順之年,乃是前朝明朝的遺老舊臣。
想當年他家也曾顯赫一時,但最終還是被大清鐵騎所踏平,落得了個家破人亡的淒慘下場。
自此之後,張閣老對大清朝廷恨之入骨,立誓定要為慘死的親人報仇雪恨。
張閣老此人不僅頭腦機敏,更是智謀過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與那兩人交往日益密切,並最終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後來,當他了解到那二人所謀劃之事後,毫不猶豫地選擇投身其中。
三人相見恨晚,想法不謀而合。
於是乎,張閣老靈機一動,獻上一計道:“如今要想實現反清複明之大業,可謂困難重重。依我看,倒不如先從此處入手——那些滿人的家奴們!”
原來,當初滿人居住於東北之時,主要依靠捕魚和狩獵來維持生計,對於農耕之事知之甚少。
待到他們揮師入關,挺進中原大地後,便蠻橫地霸占了大量漢人的肥沃土地。
雖說如此一來,滿人倒是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但由於缺乏相應的耕種技術和經驗,麵對廣袤無垠的農田卻束手無策。
反觀漢人這邊呢,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土地,頓時沒了生活來源。
走投無路之下,眾多漢人隻能無奈地投靠滿人,淪為其家奴。
一旦成為滿人家奴,那就基本上等同於變為滿人的奴隸一般。
平日裡,這些家奴不僅需要辛勤地替主人們耕耘勞作,還要承擔各種繁重的體力活。
然而,即便終年累月地辛苦付出,到了年終歲尾,所得到的報酬卻寥寥無幾。
更為過分的是,自家的姐妹乃至女兒,都被迫送進滿人府邸充當女仆,待其長大成人後,還得被納為小妾。
儘管這些家奴們心中大多懷有不滿和怨恨,但懾於滿人的權勢,往往敢怒而不敢言。
所以張閣老推動此事,就招收了黃吉等人。
話說這黃吉乃是滿人朗庭樞府上的一個家奴,但此人野心勃勃,一直覬覦著家主之位,心心念念想要除掉朗庭樞而後取而代之。
而這一切,竟被那心懷叵測的楊起隆看在眼裡,並由此心生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