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在一場驚心動魄的變故之中,毛文龍慘遭袁崇煥殺害,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此消息猶如一道晴天霹靂,令孔有德悲痛欲絕、憤恨難平……
話說那孔有德對袁崇煥可謂是恨之入骨!
正因如此,他毅然決然地轉身投入了孫元化的麾下,並隨著孫元化一同奔赴登萊之地。
崇禎四年的十二月,一場驚天動地的變故發生了——孔有德竟被逼無奈發動了兵變,這場兵變在曆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史稱:“吳橋兵變”。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崇禎六年。
此時的孔有德與耿仲明二人已然統率著一萬多兵力,更有眾多家眷相隨。
他們浩浩蕩蕩地行至鴨綠江邊,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率眾投靠皇太極!
這一行動所帶來的影響堪稱巨大,他們不僅帶去了大量的人口和精悍士卒,還有數艘堅固戰船作為軍備。
更為重要的是,那些令大清未曾擁有過的紅夷大炮、先進鳥槍等精良武器也都落入了皇太極手中。
當皇太極得知這個消息時,不禁大喜過望,竟然親自出城相迎孔有德和耿仲明。
這般禮遇足以彰顯出皇太極對於此次歸降的重視程度。
此後不久,孔有德獲封恭順王之位,與耿仲明一道成為了大清國中備受矚目的人物。
而他們兩人加上尚可喜,則被合稱為大清國赫赫有名的“三順王”。
待到大清國成功入關之後,孔有德更是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他一路南征北戰,勢如破竹,率領著麾下將士從山海關出發,一路過關斬將,奮勇殺敵,最終抵達廣西地區。
因其立下赫赫戰功,朝廷再次對其予以嘉獎,冊封孔有德為定南王,並賜予他廣西作為藩地。
至此,孔有德憑借自身的實力與功績,在大清國的曆史舞台上書寫下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且說那吳三桂雄踞於雲貴之地,受封為平西王;
尚可喜則霸占著廣東,獲封平南王;
耿繼茂亦盤踞在福建,得封靖南王。
朝廷命令這四位王爺留守南疆,以戍衛邊疆之安。
時光荏苒,至順治九年時,南明的西寧王李定國率軍氣勢洶洶地攻入桂林。
當時鎮守桂林的乃是孔有德,隻可惜他終究難敵李定國大軍的淩厲攻勢,最終桂林府城破淪陷。
眼見大勢已去,孔有德竟親手將自己的妻妾一一斬殺,而後毅然決然地拔劍自刎,以身殉國。
可憐他那唯一的兒子孔庭訓,在倉皇出逃的路途之上,又慘遭明軍截殺。
至此,曾經顯赫一時的孔有德家族徹底沒落,這位威震一方的大將,也如流星般消逝在了漫長的曆史長河之中。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卻僥幸逃出了廣西。
她在忠心耿耿的屬下護衛之下,一路輾轉流離,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京城。
到京之後,孔四貞立即麵見聖上,聲淚俱下地懇請皇上速速發兵,好為慘死的父親報仇雪恨。
當太皇太後布木布泰見到孔四貞之時,心中對這個楚楚可憐、麵容姣好的女孩頓生喜愛之情。
於是乎,太皇太後便萌生出一個念頭:欲讓孔四貞嫁與順治帝為妻,如此一來,既能撫慰孔四貞失去至親的傷痛,又可為皇家增添一份助力,真可謂兩全其美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