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聽後,哈哈大笑起來,連忙擺手道:
“哎呀呀……世侄說的這是哪裡的話?你能大老遠地趕來雲南看望本王,本王已是感激不儘,又怎會嫌棄這些禮物呢?快坐快坐!”
尚之信坐下後,接著說道:“家父時常念及與平西王的情誼,此次侄兒前來,家父特地囑咐,他老人家與您已經有二十年未曾見麵了。
若是有機會,他定要親自來雲南一趟,與您把酒言歡,暢談往昔歲月呐!”
吳三桂聞言,不禁感慨萬千,點頭應道:
“嗯!尚大哥所言極是,我們的確已有二十年未見了!
遙想當年,本王與尚大哥、孔有德、耿仲明四人,各領一軍,兵分四路,分彆攻克雲貴、廣西、廣東和福建等地。
那時候,咱們意氣風發,縱橫沙場,為大清開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戰功啊!如今回想起來,仍令人熱血沸騰!”
吳三桂的思緒漸漸飄遠,往昔的回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常言道人一旦上了年紀,便會不由自主地念叨起曾經的歲月。
特彆是像吳三桂這般身經百戰、功勳卓著的人物,更是如此。
遙想當年,他年少有為,意氣風發,年僅二十七歲時便已榮任大明的總兵一職,那是何等的威風與榮耀。
此時,尚之信欲言又止,話到嘴邊卻化作一陣長長的歎息:
“隻可惜……”然而,尚未等他把話說完,又是接連不斷的唉聲歎氣。
吳三桂見狀,不禁心生好奇,連忙追問道:
“隻可惜什麼?”
隻見尚之信滿臉愁容,邊歎氣邊斜睨著吳三桂,緩緩說道:
“隻可惜朝廷如今竟然嫌棄我父王年老體衰,已然無用武之地,執意要讓父王返回遼東去安享晚年呐!”
言語之間,滿是無奈和不甘。
吳三桂聽聞此言,心中不由冷哼一聲,暗自嘲笑道:哼,若非尚可喜那個自以為是的老家夥自作聰明,又怎會輕易被康熙帝玩弄於鼓掌之間呢?
不過,儘管吳三桂對尚可喜心存鄙夷,但此時此刻,看到他落得如此下場,多少還是有些同情之意的。
於是,吳三桂接口道:
“的確如此啊,這小皇帝實在太過絕情......
先不說令尊大人為大清所立的那些汗馬功勞,單是朝廷早前所頒布的明發諭旨,明確規定咱們這些藩王可以世世代代鎮守各自的藩地,並且爵位能夠世襲罔替。
可如今倒好,一切都成了過眼雲煙,這怎能不讓人心寒呐!”
“平西王所言極是,如今天子有令,命平南王攜同家眷以及眾多兵丁一同返回遼東……”
話至此處,那人稍稍停頓了一下,目光投向吳三桂,似是在等待著什麼回應。
吳三桂心中暗自思忖,但麵上卻不露聲色,隻是淡淡地問道:“那不知尚大哥對此事究竟意下如何呢?”
話音剛落,隻見尚之信鼻腔之中發出一聲冷哼。
“哼!我父親又怎敢違抗聖上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