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座!”隨著康熙威嚴而洪亮的聲音響起,一旁的侍從趕忙搬來兩張雕花梨木椅,分彆放置在禦前的兩側。
李光地與陳夢雷先是恭敬地向康熙行了一禮,口中齊聲謝道:“謝陛下隆恩!”而後才小心翼翼地欠身坐下。
康熙端坐在禦案之後,目光如炬地凝視著眼前的兩人,思緒漸漸飄回到了三年之前。
那時,他親自將這兩位青年才俊選派至翰林院磨礪鍛煉,期望他們能學有所成,日後成為朝廷之棟梁。
“李光地、陳夢雷啊,時光荏苒,轉眼間你們已在翰林院曆經整整三個寒暑。此番歸來,朕定當委以重任,讓爾等一展才華。”康熙語重心長地說道。
“微臣惶恐,承蒙聖上厚愛,必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李光地與陳夢雷連忙起身跪地叩頭,再次表達感激之情。
康熙見狀微微一笑,輕輕揮了揮手示意二人平身落座,接著話鋒一轉,問道:“你們可曾聽聞過耿精忠此人?”
李光地略作思索後,拱手答道:“啟稟皇上,您所說之人可是當今的靖南王耿精忠?”
康熙微微頷首,表示肯定。
此時,殿內氣氛驟然變得凝重起來。
原來,這李光地和陳夢雷因在京任職,已有三年未曾返回福建老家。
而就在兩年前,前任靖南王耿繼茂病故,其子耿精忠順理成章地承襲了爵位。
“啟稟皇上,微臣雖未曾親眼得見耿精忠其人,但據微臣所知,此人心胸狹隘,即便身為尊貴的藩王,其品性亦令人不敢恭維。想當年他尚為世子時,便已顯露出排除異己之端倪。”
李光地將所聽聞之事毫無保留地道出。
一旁的陳夢雷微微頷首,表示認同道:“微臣對此人也略有耳聞,耿精忠實難與其父耿繼茂相提並論。耿繼茂忠勇可嘉,而耿精忠不僅對屬下態度不佳,且據傳極為貪財好利。”
“嗯,你們所言,朕也曾有所耳聞。”康熙皇帝麵色凝重地點點頭。
此時,李光地欲言又止,稍作停頓後繼續說道:“不知皇上詢問靖南王……”
話至此處,李光地突然止住話語,目光望向康熙皇帝。
康熙見狀,微微一笑,深知李光地已然觸及關鍵問題,於是緩緩開口道:
“此次派你們二人返回福建,需仔細探查耿精忠此人的真實意圖。待歸來之後,如實向朕稟報,這耿精忠究竟是真心誠意想要撤藩,還是佯裝撤藩以掩人耳目?”
“撤藩?”李光地與陳夢雷兩人麵麵相覷,臉上皆是難以置信的神色,異口同聲地驚呼出聲。
顯然,在此之前,他們絲毫未曾聽聞過有關撤藩的消息,此刻聽聞,隻覺如晴天霹靂一般,令人震驚不已。
二人滿臉驚愕地望著康熙皇帝,齊聲追問道:“皇上,難道說耿精忠竟然要主動撤藩嗎?”
康熙微微頷首,向一旁站立著的徐圓夢使了個眼色。
徐圓夢心領神會,趕忙上前幾步,雙手恭敬地將耿精忠的奏折呈遞給了李光地。
李光地小心翼翼地接過奏折,緩緩展開,與身旁的陳夢雷同讀起來。
隨著閱讀的深入,兩人的眉頭越皺越緊,眼中滿是驚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