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尚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其中一個才三歲,另一個更是剛出生短短數月。
按理說,以這樣的兄弟排序和數量,塞楞額本無可能成為世子。
然而,世事難料,他那七位兄長皆因各種緣由早逝,唯有他一人幸運地茁壯成長,保持著健康之軀。
正因如此,塞楞額深得安親王的鐘愛與寵溺,無論走到何處,安親王都會將其帶在身旁。
就連當今聖上康熙皇帝,對於塞楞額的重要地位亦是心知肚明。
早在兩年之前,康熙便冊封塞楞額為輔國將軍一職。
雖說此官職並無實際權力可言,但無疑也是對他的一種認可和重視。
多年以來,安親王嶽樂一直致力於悉心栽培塞楞額,不僅教授他弓馬騎射等軍事技能,還督促他學習滿文、漢文以及儒家經典著作《四書五經》。
為了讓塞楞額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嶽樂不惜重金聘請了諸多聲名遠揚的名師前來教導,真可謂是用心良苦、精心培育。
隻是自從康熙皇帝收回議政王手中的權力以後,塞楞額的騎射技藝訓練,便改由嶽樂親自負責教習。
也正因為這般特殊的情況,才會出現眼前這令人詫異的一幕:當安親王不幸中箭之時,塞楞額竟然高聲喝彩叫好。
嶽樂威嚴的麵容此刻透露出一絲凝重之色。
隻見他微微抬頭,目光落在麵前的塞楞額身上,緩聲道:“本王會請旨,讓你於八月前往盛京祭祖。”
塞楞額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一喜,連忙恭敬地點頭應道:“多謝父王!兒臣知曉了!說起來,兒臣至今尚未回過盛京呢,此次定當要好好領略一番盛京的風光與風情。”
言語之間,難掩興奮之情。
而此時,嶽樂的思緒卻早已如脫韁野馬般飛馳而去,徑直奔向了遙遠的盛京。
時光倒流回三十多年前,那時的嶽樂不過才十多歲而已,但已然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和領導風範。
他親率一支精銳的八旗兵,在廣袤無垠的關外行軍布陣、衝鋒陷陣,其勇猛無畏之姿令人讚歎不已,更是深得太宗皇帝的器重與賞識。
後來,清軍揮師入關,天下局勢風起雲湧。
而嶽樂則繼續率領著那支所向披靡的八旗大軍,一路南征北戰,曆經無數場激烈的戰鬥。
無論是攻城略地還是對陣強敵,他總能指揮若定、屢建奇功,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穩定立下了赫赫戰功。
然而,歲月如梭,光陰似箭。
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的嶽樂雖已位極人臣,但卻僅僅回過盛京兩次而已。
隻因身為親王,若無皇帝明確旨意,絕不可擅自離京半步。
想到此處,嶽樂不禁長歎一聲:“哎……看來老夫此生,怕是再難有機會踏出京城一步了啊!”
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感慨。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