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親王聽後微微頷首,表示理解,但隨即又追問道:“話雖如此,本王倒也明白平西王心中的盤算。隻是平西王既已上書請求撤藩,倘若皇上當真批準下來,屆時你們又當如何應對呢?”
吳應熊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便露出一抹尷尬的笑容,趕忙起身對著安親王深深施了一禮,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安親王所言極是!今日吳某特意登門拜訪,正是為了解決這件事情!”
見吳應熊如此鄭重其事,安親王不禁來了興趣,連忙追問:“哦?竟是為此事而來?快給本王細細道來,究竟是何道理?”
“安親王,家父的初衷乃是向朝廷表明其耿耿忠心呐,依我之見,明日的大朝會之上,皇上定然會為此事而有所舉動。故而……”
說到此處,吳應熊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道:“故而鬥膽懇請王爺能在皇上麵前為家父多多美言幾句呀,萬萬不可讓皇上應允家父所呈遞的那份奏折啊!”
“哦,竟是如此!”安親王聞聽此言,心中不禁暗自咒罵起吳三桂來:好個狡猾的老狐狸,明明是他自己主動呈上的奏折,如今卻要旁人替他去求情說好話。
然而,儘管心有不滿,但表麵上仍需維持著鎮定與和氣。
隻瞧那安親王的臉上流露出一抹為難之色,緩緩開口說道:
“隻是……隻是……賢侄啊,你應當也是知曉的吧,自從當今聖上組建起屬於他自己的內閣之後,咱們這些議政王們可就早已失去了參與議政的權力啦,就連開口說話的機會都變得微乎其微咯。
就算咱們真的說了些什麼,到了皇上那兒,恐怕也難以起到絲毫作用喲。”
對於安親王所言之事,這吳應熊心裡自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想當年,康熙帝親政伊始便著手構建自身的內閣班子,自那時起,安親王也好,康親王也罷,皆不再上朝參政了,其中尤以康親王為甚,近些年來更是幾乎終日閉門謝客,深居簡出。
“王爺此言差矣!雖說當今聖上目前似乎並不想重用您,但每逢國家麵臨重大事宜時,最終拍板定奪之人仍舊非您莫屬。
要知道,即便是太皇太後她老人家,在這種情況下,也是要謹遵祖製行事的呀,難道不是這樣嗎?”
吳應熊不緊不慢地回應道。
聽到這話,嶽樂不禁長歎一聲:“哎……話雖如此,然而即便老夫開口進言,聖上恐怕也未必會聽從啊!”
其實並非嶽樂不敢仗義執言,實在是他不願多生事端,畢竟這得罪人的事情,任誰都不願意主動去沾染。
隻見吳應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王爺莫憂,家父吳三桂一生對朝廷忠心耿耿,多年來一直堅守在邊疆,抵禦外敵入侵,可謂勞苦功高。
如今他年事已高,身體日漸衰弱,唯一的心願就是能夠平平安安地度過晚年時光,又怎會存有謀反之心呢?
所以,您隻需堅定立場,咬緊牙關,堅決不讓聖上批準那份奏折就行,其餘之事皆交由在下處理便可!”
“其餘之事?”安親王一臉疑惑地問道。
“沒錯!今晚我將會拜訪更多的王公貴族,與他們商議對策。待到明日朝堂之上,還望王爺您能明確表態支持我們這邊,如此一來,此事便大有可為了!”吳應熊胸有成竹地解釋道。
安親王心中冷笑,嘴上卻說:“額駙所言甚是,但朝堂局勢複雜,並非本王一人能夠左右。”
吳應熊緩緩地放下手中的茶杯,然後小心翼翼地伸手探入懷中,摸索片刻後,掏出了一份精心準備好的禮單。
他將這份禮單輕輕地推到安親王麵前,臉上堆滿諂媚的笑容,輕聲說道:“王爺,這隻是在下的些許薄禮,實在是不成敬意啊,隻希望王爺明日上朝之時,能夠替在下美言幾句。”
安親王看著眼前的禮單,眉頭微微皺起,剛想要開口拒絕,吳應熊似乎早有預料一般,連忙搶著說道:
“王爺且莫著急拒絕,請聽在下把話說完。這禮單之中所列的那些珍寶古玩雖然也算不得什麼稀世奇珍,但也都是價值不菲之物。
然而,最為重要的並非這些俗物,而是這些寶貝可都是家父不辭辛勞、親自派人從遙遠的雲南尋覓而來的呀!
隻不過目前它們尚在運送途中,尚未抵達京城。但隻要一到京城,在下立刻就會差遣專人給您送到府上!”
聽到這裡,安親王心中不禁一動,但他表麵上依舊保持著鎮定自若的神情,不為所動地道:
“額駙此言差矣,本王又豈會是那種貪圖錢財之人呢?”
吳應熊趕忙陪笑著解釋道:“哎呀,王爺您真是誤會在下了!這點兒薄禮算得了什麼呢?這完全是家父的一番心意呐!他老人家說了,這些都隻是給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也就是王爺您準備的一點兒來自雲南的特產而已啦!”
安親王聽完之後,沉默了許久,終於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在此可要多謝平西王的一片好意了!不過嘛……此事還需從長計議。額駙還是先行回府吧,待本王仔細斟酌一番再說。”
說完,安親王便揮揮手示意吳應熊可以離開了。
吳應熊隻得拱手告辭。
安親王望著他離去的背影,陷入沉思。
且說這吳應熊,自那安親王府出來之後,便馬不停蹄地接連去往十幾戶人家登門拜訪,一直忙碌至打更之時分仍未停歇。
從位高權重的康親王開始,再到惠郡王、溫郡王等一眾顯貴,甚至就連裕親王、恭親王這些皇親國戚的府邸他也未曾錯過。
然而,吳應熊心裡跟明鏡兒似的,清楚真正能夠影響康熙帝決策之人,非明珠與索額圖莫屬。
至於這明珠大人,他自覺沒必要前去拜會,隻因明珠向來與康熙帝的想法不謀而合,並且同索額圖之間關係頗為緊張。
故而,吳應熊早在先前就已專程前往索額圖府上拜訪,並順利獲得了索額圖的鼎力支持。
待到破曉黎明之際,吳應熊總算將所有事務處理妥當。
此刻的他,拖著一副疲憊不堪的身軀,緩緩踏入公主府的大門。
隻聽他長歎一聲:“哎!想我父王雖遠在雲南,但對朝中諸位大臣卻從不怠慢,年年歲歲皆是殷勤地送上錢財珍寶。如今,總算是到了用他們的時候啦……”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