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不一般的大朝_康熙正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康熙正史 > 第679章 不一般的大朝

第679章 不一般的大朝(1 / 1)

原來啊,這吳三桂身處雲南之地,卻始終心係朝廷局勢,對朝中那些手握重權的大臣們,時常投其所好,以各種珍貴禮品加以籠絡討好。

且說那康親王與安親王二人,每年皆能得到足足五十萬兩雪花白銀之巨,更有那數不勝數的茶葉、溫潤細膩的玉石等各類奇珍異寶源源不斷地送入府中。

而其餘那些王宮貴胄,雖說所獲賞賜不如這二位那般豐厚,但每筆進賬也無疑都是令人咋舌的巨額財富。

想當年吳三桂那可是一擲千金,出手極為闊綽大方,麵對這般誘人的好處,眾人自然是滿心歡喜地笑納。

然而,時光荏苒,這麼些年來,儘管得了吳三桂諸多好處,可這些人卻從未真正對他施以援手。

隻是此時此刻,局勢已然不同往昔,終於輪到需要借助他們力量的時候了。

正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若是吳三桂此番失勢,他那麵威風凜凜的大旗轟然倒下,那麼往後的日子裡,他們又能從何處再撈取如此豐盛的油水呢?

時已至三更天,夜色深沉如墨。

但京城之中的文武群臣們,卻是紛紛早早起身。

那些位高權重者自是乘坐著華麗的轎子,一路晃晃悠悠;而地位稍遜一籌之人,則隻能靠著自己的雙腳徒步前行。

這本非大朝會之日,按常理而言,眾臣無需齊聚紫禁城。

可今日情形特殊,所有官員無一例外,全都匆匆趕來了此處。

康熙帝亦是整夜未曾合眼,獨自在寢宮之內苦苦思索著吳三桂呈上來的那份奏折。

此刻的金鑾寶殿之上,氣氛壓抑異常,凝重得好似一座即將噴發的活火山,隻待一個契機,便要噴薄出無儘的烈焰與怒火。

康熙端坐在那金碧輝煌的龍椅之上,他身姿挺拔如鬆,目光威嚴地掃視著殿下站立的一眾臣子們。

隻見安親王靜靜地立於一側,表麵看上去神色自若,然而若仔細觀察便能發現他那緊握著的雙手心已微微滲出汗水來。

"諸位愛卿啊!"康熙緩緩開口道,聲音沉穩而有力,仿佛能穿透整個朝堂。

"今日並非大朝之日,亦非任何喜慶佳節,朕特意召集諸位前來舉行此次大朝會,實乃有一樁至關重要之事需與諸位共商。"說罷,他稍作停頓,留意著下方群臣的反應。

眾人聽聞此言後,紛紛微微抬起頭,將視線投向高高在上的康熙皇帝。

康熙注視著他們的模樣,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異樣之感。

自從自己成功鏟除鼇拜這個權傾朝野的奸臣以來,每次召開大朝會時,總會有一些大臣以各種各樣的理由請假或者告假不來上朝。

有的聲稱身患疾病需要休養;有的借口出城辦事無法及時趕回;還有的則是以家中婚喪嫁娶等事宜為由請求缺席。

對於這些請假之人,康熙通常都會予以批準。

但就在今天,康熙事先下旨明令禁止任何人告假,所以此刻朝中的大臣們才得以全部齊聚一堂。

就在這一天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向紫禁城那金碧輝煌的宮殿,連帶著整個朝堂都顯得熠熠生輝。

令人驚訝的是,那些先前因為身患疾病而請假休養的大臣們,竟然也紛紛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他們麵色雖然略顯蒼白,但眼神中的堅定和對國事的關切卻絲毫未減。

看到這樣的情景,坐在龍椅上的康熙皇帝不禁心中感慨萬千,暗自唏噓不已。

他深知這些大臣們不顧自身病痛也要前來參與朝政,正是出於對國家、對自己的一片赤誠之心。

稍作停頓之後,康熙皇帝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朕這幾日,接連收到了兩道極為重要的奏折。今日在此,朕想要與諸位愛卿一同分享,聽聽大家對此有何看法……”話畢,他微微轉頭,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明珠。

此時,一名太監手捧著那兩道奏折,邁著緩慢而穩健的步伐朝著明珠走去。

每一步似乎都承載著千斤重擔,又仿佛蘊含著無儘的深意。

眾人的目光隨著太監的移動而轉動,整個朝堂一時間安靜得隻剩下輕微的腳步聲。

明珠微微彎腰,接過其中的一道奏疏念道:“臣耿精忠拜上,臣襲爵二載、心戀帝闕。祗以海氛叵測、未敢遽議罷兵。近見平南王尚可喜、乞歸一疏、已奉俞上口日。伏念臣部下官兵、南征二十餘年。仰懇皇仁、撤回安插。”

翻譯:“臣承襲爵位已有兩年,心中一直眷戀著京城。隻是因為海上的局勢難以預測,所以不敢貿然提議停戰。近來看到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鄉的奏折,已經得到了皇上的批準。想到臣的部下官兵們,南征已經二十多年了。懇請皇上仁慈,讓他們撤回並妥善安置。”

當這道奏疏被宣讀完畢之後,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死寂,隨後便爆發出一陣驚歎之聲。

朝中的大臣們一個個瞠目結舌,臉上露出驚愕之色,甚至有些人額頭上已經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回想起數月之前,尚可喜請求撤藩的那封奏折呈上之時,這些大臣們並沒有產生如此強烈的反應。

畢竟,對於尚可喜的這份奏折,他們早已耳熟能詳,因為在此之前,他們就已經反複看過不下十次之多。

然而,如今耿精忠所呈遞上來的請求裁撤的奏折卻是破天荒的第一份。

要知道,耿精忠年紀輕輕,方才三十多歲而已,正值壯年之際,哪裡談得上什麼養老之說!

他與尚可喜截然不同,一個年富力強,另一個則已步入暮年。

但他竟然以尚可喜請求安插為借口,通過裁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大為震驚。

此時,坐在龍椅之上的康熙皇帝正目不轉睛地觀察著下方文武群臣的表情變化。

隻見除了寥寥數位議政王還算鎮定自若之外,其餘眾人皆是麵麵相覷,彼此用眼神交流著內心的惶恐和疑惑。

康熙暗自思忖道:“看來,這些議政王們似乎事先對此事有所知曉。”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故鄉故事 末世農家樂:退休刺客的仙府莊園 千金的救贖 我的當鋪通陰陽,顧客皆權貴 白袍與骨 天眼建築師 學貸壓身?我靠捉鬼實現財富自由 假扮臣妻的丈夫 春風驟 日曜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