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明珠這番話,安親王頓時怒火中燒,狠狠地瞪了明珠一眼。
然而,他心裡清楚此時此刻若是貿然反駁,恐怕於自己不利,於是便強壓著心頭的怒氣沒有吭聲。
此時,明珠並未停下話語,而是接著侃侃而談道:
“諸位想想看,朝廷與三位藩王之間之所以能夠相互信任,不正是因為這份深厚的情誼嘛!正因如此,三位藩王才會主動上書請求撤藩呐!”
話音剛落,一旁的索額圖突然跨步而出,朗聲道:
“哦?明珠大人,您這話又是從何說起呢?”
要知道,索額圖向來與明珠針鋒相對,兩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可謂是從未停歇過。
安親王和康親王眼見索額圖挺身而出,公然駁斥明珠,瞬間心領神會。
他們深知如今自身的權力已然被索額圖和明珠二人瓜分殆儘,若在此刻強行出頭,隻怕會引火燒身,得不償失。
隻聽明珠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索相啊,您且細想一下,三位藩王之所以對朝廷如此信任,實乃因當下天下早已平定多時,就連邊疆之地也是一片安寧祥和、無虞無憂之態。而三位藩王及其麾下眾多將士們,離開遼東老家已是許久,思鄉之情日益濃厚,歸鄉之心愈發迫切呐!”
明珠說道此處時,話音未落便被高士奇順勢接過:
“誠然如此啊,明珠大人所言極是。那些曾經征戰沙場的將士以及曆經滄桑的老兵們,現今多數已然年逾半百啦。誠如平西王所講,每個人心中都懷揣著一個共同的願望——那便是能夠如同飄零的落葉一般,回歸故土,在家鄉安享晚年呐!”
“他們滿心期盼著朝廷可以慷慨解囊,劃撥款項與土地,好讓他們得以在故鄉悠然養老……”
就在這時,明珠再一次接過話頭,繼續闡述道:
“然而,並不僅限於此呀!即便是那些駐守在邊陲之地的八旗將士們,同樣懷著深深的思鄉之愁,一心渴望能夠返回家鄉,以慰藉那份縈繞心頭的眷戀之情呢!”
隻見高士奇與明珠兩人你一言我一語,配合得可謂是相得益彰。
說話間還不時揮動雙手加以比劃,仿佛要將那番景象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眾人眼前。
一旁的索額圖見此情形,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冷笑,那笑容仿佛帶著絲絲寒意。
他從鼻腔裡發出一聲不屑的冷哼:
“嘿嘿,你們二位倒是把這件事情說得如此輕鬆容易啊!可是各位難道都忘記了嗎?
邊疆地區怎麼能夠和京城以及內陸地區相提並論呢?那裡環境惡劣,局勢複雜多變,可不是一般人能待得住的地方。
而且,不僅僅是那些藩王,還有眾多的老兵們也早已經在當地安家落戶、娶妻生子了。
有些人甚至已經在這裡深深地紮根,建立起了自己的家族和生活圈子。
他們又怎麼可能輕而易舉地舍棄掉在當地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家產,以及陪伴自己多年的妻子兒女和父老鄉親,就這麼毫不猶豫地返回原籍去呢?”
熊賜履聽後,稍稍思索片刻,然後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同索額圖說的話。
他緩聲說道:
“索相所言極是。那些藩王勢力龐大,手下掌握著大量的兵馬。如果想要讓他們心甘情願地離開邊疆,回到自己的老家,朝廷必須得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行。
不但要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田產、舒適的房屋、寬敞的府邸,就連他們到了老家之後需要用到的耕牛、種子、馬匹等生產資料,朝廷也都得一一準備齊全。
而所有這些加起來,無疑將會是一筆極其巨大的開支。
以目前朝廷的財政狀況來看,恐怕很難承擔得起這樣沉重的負擔啊!所以說,這撤藩一事確實需要我們慎之又慎地去對待,切不可操之過急。”
“熊大人,依您高見,難道隻因撤藩存在一定困難,咱們便放任不管,任由這些藩王們世世代代占據著藩地不成?”
陳廷敬目光灼灼地盯著熊賜履,語氣堅定地發問。
熊賜履微微眯起眼睛,迎著陳廷敬的視線回應道:
“陳大人主管戶部事務,對於撤藩所需的巨額花費,想必心中跟明鏡兒似的清楚得很呐。難道陳大人不清楚如此龐大的開支,我朝根本無力承擔嗎?”說罷,他還特意加重了最後幾個字的語調。
陳廷敬輕捋胡須,沉聲道:“下官自然知曉其中厲害!然而,熊大人切莫忘記,現今三藩主動上書請求裁撤,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錢財方麵的緣故啊!”
聽到這話,熊賜履嘴角泛起一抹略帶嘲諷的笑意,乾巴巴地輕笑一聲後並未接話。
倒是一旁的索額圖忍不住搖了搖頭,插話道:“這與金錢能有多大關係呢?”
陳廷敬見狀,不禁嗬嗬一笑,解釋起來:
“索相、熊大人,且看實際情況吧。
就拿康熙十一年來說,除去必要的糧草供應外,朝廷光是給予平西王吳三桂一人的軍餉,就得足足一千萬兩白銀;
而給靖南王耿精忠以及平南王尚可喜二人加起來的軍餉總數,也高達八百萬兩銀子之巨啊!
要知道,每年朝廷所收繳上來的賦稅,竟有一半都耗費在了這三位藩王身上!
長此以往下去,國庫存銀必將日益空虛,屆時國家財政豈不是陷入困境之中?”
“何止半耗!每年那三藩索要的糧食、絲綢、茶葉以及銅鐵等各類物資,數量之巨簡直令人咋舌!這無疑成為了我朝財政的沉重負擔!”
康熙怒不可遏,緊咬著牙關,從牙縫裡擠出這番話語來。
“皇上所言極是呀!”
一旁的陳廷敬緊接著附和道,他一臉凝重地向康熙拱手施禮,接著說道:
“三藩不僅貪婪地向朝廷索取如此巨額的財物,更為過分的是,在那雲貴、廣東和福建三省之地,不論是稅收的征收,亦或是田地的分配管理,統統都被三藩牢牢掌控在手中。自十餘年前至今,他們未曾向朝廷上繳過哪怕一文錢呐!”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