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和吳三桂每一次麵對南明那洶湧如潮的大軍時,他倆都能緊密配合,奮勇殺敵,展現出無比的英勇和默契。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當洪承疇離世後,米哈竟然也因為過度悲傷而病倒了,沒過多久便也追隨老友而去,早早地離開了人世。
好在米哈之子折爾肯繼承了父親的遺誌和本領,憑借著自身的努力與才華,最終當上了禮部侍郎一職,真可謂是將門無犬子啊!
話說回來,康熙突然開口詢問道:“嗯,傅達禮啊,此次派你以文官之身出使雲南,你心中可有畏懼之意?”
傅達禮聞聽此言,先是微微一愣,隨即笑著回答道:
“皇上您真是愛開玩笑呀!微臣身為臣子,替朝廷辦事本就是分內之事,怎會存有絲毫膽怯之心呢?
更何況,即便那吳三桂如同凶狠的惡狼一般,但隻要微臣行得正坐得端,不犯下任何過錯,他又能拿微臣怎麼樣呢?”
雖然嘴上如此回應著聖上,但其實傅達禮內心對於康熙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多少還是感到有些困惑不解的。
要知道,這傅達禮可不是一般人呐!
他不僅是翰林學士,位列朝中重臣之列;更為重要的是,他可是滿洲文人當中數一數二的人物。
其不僅對漢文鑽研頗深,能夠運用自如,而且還有一個十分獨特之處——此人向來剛正不阿,從不懼怕那些位高權重之人。
正是憑借著這份過人的膽識和氣節,使得他在朝野上下備受敬重。
想當年,那鼇拜可謂是權傾朝野、威震天下,人人對其敬畏有加。
然而就在這等時候,竟有一人敢在朝堂之上公然斥責鼇拜,此人便是傅達禮。
當時的傅達禮年紀尚輕,但卻有著過人的膽識和勇氣。
不過,那鼇拜見傅達禮如此年幼,且念及他父親曾與自己有些交情,便未與之計較,僅僅是將他遠遠地貶謫至雲南,讓他當個小小的縣令。
就這樣,傅達禮遠離京城,開始了在雲南的為官生涯。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待到鼇拜身死之後,康熙皇帝終於想起了這位,昔日敢於直言的臣子——傅達禮,並將他召回京城,委以翰林學士之職。
康熙開口問道:“傅達禮啊,朕聽聞你曾在雲南當過縣令,那麼你可曾見過那吳三桂?”
傅達禮趕忙跪地回話道:“回皇上的話,微臣在雲南任縣令期間,確實有幸見過吳三桂一麵。隻可惜,微臣認得他,而他卻並不知曉微臣呐。”
康熙聽後微微點頭,麵帶微笑地說道:“嗯,此次你再前往雲南公乾,想必那吳三桂定會對你有所印象!”
傅達禮聞言,連忙叩頭謝恩道:“承蒙皇上信任,微臣此番奉旨辦差,定然竭儘所能,不辱皇命!”
說罷,他起身而立,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好,你們二人此番前往雲南,責任重大,務必竭儘所能督促吳三桂儘快啟程撤藩。
此乃朝廷要事,萬不可掉以輕心。倘若吳三桂提出任何需求,你們需即刻奏報於朕,不得延誤。
隻要能夠促使吳三桂順利啟程,你們此次的差事便可算是圓滿完成!”康熙神情嚴肅地囑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