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達禮微微眯起雙眸,手撫下巴沉思了好一會兒,方才開口說道:“多謝朱大人的悉心指教。那麼,依照朱大人您高瞻遠矚的看法,咱們接下來究竟應當怎樣行動才最為妥當呢?”
朱國治先是輕抿了一下嘴唇,隨後壓低聲音輕聲說道:
“兩位大人呐,此次吳三桂向北遷徙,定然不會毫無所求地就範,必定會提出一些相應的條件來。隻是不知今日……”
說到這裡,他稍稍停頓了一下,眼神若有所思地在傅達禮和折爾肯二人身上來回掃動。
傅達禮與折爾肯心領神會地對視了一眼,儘管他們三人已然結成同盟關係,但對於朱國治所說的話,還是不敢貿然輕信。
要知道,他們與吳三桂之間的交談內容,可都稱得上是關乎朝廷機密要事。
這時,隻聽見傅達禮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說道:“哈哈,今日這吳三桂嘛,僅僅隻是設宴款待了咱們一番而已,倒是並未提及任何具體的條件呀。”
一旁的折爾肯也隨聲附和著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傅達禮所言,並接著問道:“朱大人,不知對此您又有著什麼樣獨到的見解呢?還望不吝賜教!”
朱國治那雙深邃的眼眸裡閃爍著精明的光芒,他麵色凝重,語氣緩慢而沉穩地繼續分析道:
“二位大人,雖說今日吳三桂尚未明確提出其所需的條件,然而咱們卻不能掉以輕心、坐以待斃啊。
依我對他的了解,這吳三桂最為看重的無外乎兩點,其一乃是手中所掌控的兵權;其二則是堆積如山的巨額財富。所以,咱們必須針對這兩個關鍵因素,預先做好周全詳儘的應對策略才行。”
傅達禮皺著眉問:“那大人的意思是,朝廷得滿足他這兩樣要求?這豈不是助長他的氣焰。”
朱國治擺了擺手,“非也。我們可佯裝應承,先哄他啟程北遷。途中再慢慢削減他的兵力,至於財富,隻要他離了雲南,沒了根基,再多財富也無用。”
折爾肯點頭稱是,“此計倒是可行,不過實施起來怕是不易,萬一被吳三桂識破,我們可是性命難保。”
朱國治胸有成竹,“此事確實凶險,但我們也並非毫無勝算。吳三桂自負,料不到我們敢算計他。隻要吳三桂能拔營起寨,大事必成啊!”
傅達禮和折爾肯相視一眼,覺得目前也唯有此策。
當下三人又細細商討了一番具體的步驟和應對措施,決定明日就開始布局。
隨後,朱國治悄然離開了驛館,傅達禮與折爾肯則留在房中,心裡既忐忑又不得不麵對接下來與吳三桂的周旋。
“傅達禮,這朱國治此人,究竟是否可以信任呢?”折爾肯一臉疑惑地開口詢問道。
傅達禮聽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然後輕聲說道:
“要說這人完全不可信吧,倒也不儘然。畢竟他與那吳三桂之間確實存在矛盾,有著對付吳三桂的動機和理由;可要論及此人值得深信不疑嘛,卻又萬萬不能如此斷言了。因為此人心術不正,絕非良善之輩啊!”
聽到這裡,折爾肯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連忙追問道:“這話又是從何說起呢?還請兄台詳細給我講講。”
傅達禮輕咳一聲,接著說道:
“這朱國治啊,可是出了名的大貪官,民間都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朱白地’。
想當初他在江南擔任巡撫之時,那簡直就是肆無忌憚地欺壓百姓、作惡多端呐!
將整個江南地區攪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而且但凡他所到之處出任官職,當地的財富十有八九都會落入他的囊中,被其肆意搜刮掠奪一空。正因如此,老百姓對這個朱國治可謂是恨之入骨,所以才送了他這麼一個‘朱白地’的不雅稱號。”
待傅達禮講述完畢之後,他不禁深深地歎息了一聲,仿佛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感慨。
而一旁的折爾肯則緊緊皺起了眉頭,麵露怒色地憤憤不平道:
“像這樣的狗官,實在是可惡至極!真不知皇上對此是否有所知曉?既然明知他的品行如此惡劣,為何還要派遣他前來雲南擔任巡撫一職呢?這其中莫非還有什麼隱情不成?”
“嗬嗬……這可真是皇上的英明之舉啊!要知道,但凡來這雲貴為官之人,多數都會選擇投靠吳三桂那廝,進而淪為他的走狗鷹犬。您想想看,若是不肯歸順吳三桂,其下場會如何呢?
就拿上一任雲南巡撫李天浴來說吧,他可不就因為沒向吳三桂低頭,結果被吳三桂隨便捏造個莫須有的罪名,直接給送交朝廷處置了嘛。最終啊,可憐的李天浴隻能落得個被發配到盛京去受苦受難的結局。”
折爾肯皺著眉頭思索了一番後,還是沒能想通這朱國治究竟為什麼不願意投靠吳三桂。
一旁的傅達禮將折爾肯臉上的疑惑儘收眼底,於是開口解釋道:
“雖說這雲貴一帶的官吏數量不少,而且其中大部分人確實都投靠了吳三桂。但這裡麵有個關鍵因素您可能忽略了,那便是這當中絕大多數的文官啊,他們其實都是從江南那邊過來的。
而這些來自江南的官員們對朱國治可謂是恨之入骨呐,自然也就不願跟他合作啦。
不過呢,要說最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得數朱國治背後所依仗的那位大人物——安親王咯……”
“安親王?”聽到這個名字,折爾肯先是一愣,隨即便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然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要知道,既然是安親王的奴才,那就斷無可能再去投靠吳三桂了。
除非出現一種極端情況,即安親王與吳三桂暗中勾結。然而,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畢竟,安親王可是貨真價實的親王啊!他的父親乃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這身份可是正兒八經的大清國努爾哈赤的嫡親孫子!
而那吳三桂,不過是個異族王爺罷了,他在朝中的地位跟安親王相比,簡直就是雲泥之彆。
“依此來看,現今朱國治雖貴為巡撫,實則並無多少實權可言呐。倘若吳三桂離開雲南,那麼最大的受益者難道會是朝廷嗎?恐怕未必吧!或許最大的受益人便是那朱國治了。”折爾肯不禁心生疑惑地問道。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