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遏必隆之死_康熙正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康熙正史 > 第715章 遏必隆之死

第715章 遏必隆之死(1 / 1)

此時的蘭兒年僅十五歲,尚未參加過選秀女之事。

對於宮廷生活,她隻是略知一二,至於能被冊封為妃子這樣的殊榮,更是超出了她的想象範圍。

一時間,蘭兒有些不知所措,愣在了原地。

但很快她便反應過來,急忙跪地叩頭,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多謝皇上!”

雖然心中仍充滿迷茫,但她知道此時此刻唯有感恩戴德才是應有的表現。

遏必隆心裡自然清楚,康熙此舉不僅僅是為了彌補對貴妃的虧欠,更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安心。

如今,自己一直牽掛於心的嫡子阿靈阿已經獲得了禦前侍衛的官職,而小女兒蘭兒也即將成為皇帝的妃子,如此一來,他再也無需為子女們的前程擔憂了。

隻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們都能過上幸福安穩的日子,哪怕自己將來身死,也算是毫無遺憾了。

“多謝皇上!”遏必隆喘著粗氣說道。

康熙點了點頭:“嗯.......老國公不必言謝!日後您的子女,朕會善待的。”

遏必隆微微牽動嘴角,露出一抹淺淡而略顯疲憊的笑容,然後緩緩地躺下身去,輕聲說道:

“多謝皇上掛念,臣這點小病並無大礙,皇上您整日操勞國事、日理萬機,實在不宜在此久留,還是先行回宮處理政務要緊啊。”

這番話看似客氣有禮,但實則是在下逐客令。

康熙何等聰明之人,自然一聽便明白了其中深意,他深知遏必隆不願讓自己親眼目睹他生命垂危,乃至逝去的那一刻。

儘管康熙心中強忍悲傷與不舍,眼眶中已有淚花打轉,但仍竭力保持著身為皇帝的威嚴與鎮定,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也罷。那就讓貴妃暫且留在府上,悉心照料老國公吧。”

一旁的貴妃鈕祜祿聽聞此言,心中頓時一陣感激之心,這是讓她留在府中,照顧她父親生命的最後一刻,於是連忙跪地謝恩:“多謝皇上恩典!臣妾定當儘心儘力侍奉父親。”

話說康熙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遏必隆府邸後,剛一踏入皇宮,便有內侍匆匆來報:遏必隆已於方才病逝。

這突如其來的噩耗猶如一道晴天霹靂,震得康熙半晌說不出話來。

待稍稍回過神來,他獨自來到乾清宮內,默默回想起往昔種種。

想當年,遏必隆雖算不上是什麼清正廉潔的賢臣良將,但不可否認的是,其父親以及他本人的確曾為大清王朝立下過汗馬功勞,衝鋒陷陣、浴血奮戰,屢建奇功。

再加上自己會迎娶了他家的兩位女兒,從親情角度而言,康熙對於遏必隆始終懷有一份難以言表的複雜情感。

如今,隨著康熙十二年遏必隆的離世,康熙初年的四位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鼇拜以及遏必隆,至此已全部謝幕。

麵對這位曾經權傾朝野、而今卻撒手人寰的重臣,康熙悲痛欲絕,當即下令賜予豐厚的祭品舉行隆重葬禮,並追諡其為“恪僖”。

此外,後來康熙還親自撰寫碑文,命工匠鐫刻於墓碑之上,以彰其功績,供後人緬懷瞻仰。

乾清宮。

整整一日,從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朝堂之上,到傍晚時分夕陽餘暉逐漸消失於天際,議政王大臣們一直在那圍坐在一起,麵色凝重地商討著應當如何應對吳三桂索要之事。

當得知康熙皇帝結束忙碌的行程,返回了乾清宮之後,眾臣趕忙整理衣冠,匆匆忙忙地趕到乾清宮向康熙皇帝當麵彙報。

隻見康親王傑書率先一步上前,恭敬地躬身施禮道:“啟稟皇上,經過議政王大臣們一整天殫精竭慮的商討,對於吳三桂的諸多索要,如今終於有了定論!”

其實,原本這康親王和安親王等人因為種種原因,早已被排除在了核心權力圈之外。

但是像裁撤三藩這樣關乎國家命運的頭等大事,如果沒有議政王們的積極參與,無論怎麼說都是不太符合常理與規矩的。

所以,康親王和安親王便將此次事件視作一個難得的契機,希望能夠借此重新回歸到皇上身邊的權力圈層之中,甚至於奪回那些本應屬於議政王的重要權利。

此時的康熙皇帝,同樣也是操勞了一整天,略顯疲憊地坐在那張象征著無上皇權的龍案之前。

他輕輕抬起手揉了揉太陽穴,然後端起身旁精致的茶杯,輕抿一口香茗後緩緩開口說道:“嗯,那就詳細說來給朕聽聽吧。”

聽到康熙皇帝發話,康親王連忙再次躬身施禮,接著有條不紊地敘述起來:

“回皇上,關於吳三桂索要的銀兩、房屋以及其他物資等方麵的事宜,我們經過反複權衡與商議,最終決定首先調撥二十萬兩白銀給他,用作其軍隊拔營起寨所需之費用。

而後續的銀兩,則按照以下方式支付:每當吳三桂所率軍隊離開一個省份,戶部便會及時調撥出十萬兩白銀給予他們,如此這般一直持續下去,直至他們抵達遼東之時,再一次性將剩餘未付的款項全部結清。”

康親王說完,頓了頓等待康熙的指示。

“嗯,此方案確實可行。那這二十萬兩白銀嘛,務必得率先發往雲南才行啊!”康熙微微頷首,表示讚同。

他心裡很清楚,如果不能給吳三桂足夠的甜頭和好處,想要讓吳三桂乖乖地北遷就絕非易事。

這時,隻見康親王接著說道:

“這第二項呢,便是吳三桂索要的糧米之事。咱們可以這樣安排,朝廷從雲南到遼東的這條路途之上,途經的十個省份之中,每隔五百裡設置一個驛站。然後,在每個驛站當中預先存放五千擔糧米。

如此一來,當吳三桂率領著那些搬遷之人行進至此,便能夠及時得到補給,而無需將所有的糧米全都運往雲南。”

康熙聽後不禁眼前一亮,麵帶微笑地點頭稱善道:“妙哉妙哉!如此行事,不但大大減輕了運輸方麵的沉重負擔,而且還妥善地解決了他們一路上的口糧難題呀。”

顯然,對於議政王大臣們,此番精心謀劃出來的商議結果,康熙皇帝總體上還是頗為滿意與認可的。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元妻 我在綜武修仙那些年 源氏反穿指南 異世之東西方神戰 修行一萬年我成曆劫工具人 天命之女?我可是天道 西遊:我唐僧,有選擇係統 青嵐玉途:重生空間引仙路 八零年代:說不出口的愛 重生70:空間與我同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