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邊的索額圖,因為向來不讚成撤藩之舉,所以此刻並不想多說什麼。
然而,當他聽完康熙詳細闡述完整個計劃後,心中亦不由得對這位年輕的皇帝大為改觀,萬萬沒有想到,眼前這個看似稚嫩的小皇帝,竟擁有如此高深莫測的智謀。
隻是眾人皆不知曉,遏必隆如今已到了生命的儘頭,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故而才會對康熙吐露真言,毫無保留地講出那些肺腑之言。
而康熙呢,自然也是個聰慧過人且善於納諫之人,對於遏必隆的忠告,他不但聽得進去,更是能夠從中汲取精華,進而構思出這般絕妙的應對之策。
高士奇接連奮筆疾書地擬定了好幾道聖旨後,才如釋重負般地擱下筆來。
他長長地舒出一口氣,終於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此時,坐在龍椅之上的康熙皇帝嘴角微微上揚,嗬嗬一笑,關切地問道:“高士奇啊,連著寫這麼多道聖旨,手酸不酸呀?”
聽到聖上問話,高士奇趕忙起身行禮,恭敬地回答道:“多謝皇上關懷,微臣的手一點都不酸!”
然而實際上呢,就在剛剛寫完那些奏折之後,高士奇就已經在私底下不停地轉動著手腕子,試圖緩解那股因為長時間書寫而帶來的酸痛感。
畢竟對於高士奇來說,寫漢字倒是不在話下,但要讓他用滿文來撰寫這些公文,確實有些為難他了。
康熙皇帝何等睿智,自然一眼就瞧出了其中端倪。
於是,他將目光轉向一旁的熊賜履,開口吩咐道:“熊賜履,接下來這一道奏折由你來擬吧。”
“嗻……”熊賜履連忙躬身領命,然後快步走到案前,穩穩當當地坐下,伸手拿起一支毛筆,輕輕蘸了蘸墨汁。
緊接著,他麵色凝重,全神貫注地聆聽著康熙皇帝口述旨意。
“戶部的席蘭秦、兵部的黨務禮、戶部的薩哈,以及兵部的辛珠,朕現派遣他們四人分彆前往貴州、廣東和福建這三個省份。
其目的在於妥善處理搬移三藩船隻、糧草以及民夫等相關事宜。他們所到之處,當地的巡撫與總督必須全力予以配合,不得有絲毫怠慢和延誤。此事關乎重大,切不可掉以輕心!”
熊賜履運筆如飛,不一會兒便將那道聖旨撰寫完畢,然後恭恭敬敬地呈遞給康熙皇帝,並說道:“啟稟皇上,微臣已經按照您的旨意全部擬好了。”
康熙接過聖旨,仔細瀏覽了一遍之後點了點頭,接著鄭重其事地對在場的眾人囑咐道:
“諸位愛卿,此次朕派遣他們前去搬移三藩的大臣以及各藩的家眷,他們一路的行程必須通過驛站來傳遞消息。
驛站的工作已然十分繁重勞累,如今更是不堪重負。所以,他們切不可借著公差之名去滋擾驛站之人。
倘若藩王及其家眷行至有水路之處,爾等務必要迅速妥善地安排好船隻接應,萬不可有絲毫延誤。
若是誰膽敢耽誤此事,朕必定嚴懲不貸!這三藩用船之事至關重要,關乎朝廷大局,還望諸君全力以赴,圓滿完成此項使命。”
康熙深知地方驛站的艱難處境,也明白一些官員一旦出京辦事,往往會仗勢欺人、魚肉鄉裡,給當地百姓帶來諸多困擾。
因此,他特意加重語氣強調了一番,希望這些奉命行事的臣子能夠謹守本分,不要胡作非為。
聽到康熙如此嚴厲的告誡,眾人齊聲應道:“嗻……”
這一夜,月黑風高,萬籟俱寂,但朝廷卻燈火通明,忙得不可開交。
一道道聖旨如流星般從紫禁城飛出,迅速傳向全國各地。
康熙皇帝不僅大筆一揮,批準了吳三桂提出的所有請求,甚至親自為三藩北遷掃除障礙,鋪平道路。
無論是三藩將要抵達哪一個省份、哪一個府衙、哪一個縣城,當地的總督、巡撫以及各級官員們都必須無條件地為其讓行。
這一決策顯示出康熙皇帝裁撤三藩的決心堅如磐石,他為此煞費苦心,將此事視為朝廷當前最為重要的頭等大事。
此消息一經傳出,原本就繁華喧鬨的京城瞬間炸開了鍋,變得更加熱鬨非凡。
大街小巷裡擠滿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四處奔走,忙著打探最新的消息;有的則趁機做起了生意,兜售各種物品;還有的人隻是單純地湊熱鬨,隨著人流來來往往。
在京城西郊的一座幽靜民宅之中,氣氛顯得格外凝重。
屋內坐著兩個人,其中一人正是被稱為教主的人,而另一人則是名叫黃吉的心腹手下。
隻見黃吉恭恭敬敬地站在教主麵前,壓低聲音說道:“教主!小人所聽到的情況便是如此!”
教主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懷疑,追問道:“好!但這消息是否真實可靠呢?”
黃吉連忙擺手解釋道:“哎呀!教主您儘管放心好了,這消息絕對不可能有假啊!小人的主人可是兵部的侍郎大人,像這種關乎朝廷大局的事情,他怎麼可能會欺騙小的我呢?”
說罷,黃吉臉上露出一抹諂媚的笑容。
這教主微微點頭:“如此甚好!吳三桂豈會束手就擒?如今看來,隻要吳三桂舉兵起義,必定天下大亂!屆時我等一同發作,斬殺滿清皇上蠻夷,恢複我大明河山有望啊!哈哈哈......哈哈哈.......”
一時間,這堂內哄笑一片。
“教主大人,現今這偌大的北京城,已有足足九成的家奴加入咱們教派啦!而且聚集起來的人數也多達數千之眾呢!就隻等著教主您發號施令,我們便能在一夜之間將京城一舉拿下呀!”
黃吉滿臉興奮地彙報完畢後,眾人頓時爆發出一陣哄堂大笑之聲。
“嗯!你所言極是!不過嘛,諸位還需稍安勿躁,暫且忍耐一番。隻需等到那吳三桂起兵造反一事不斷發酵、擴大影響之後,便輪到我們這些英雄豪傑大顯身手、嶄露頭角之時了!”
教主輕撫著下巴上那幾縷修長的胡須,緩緩地點頭說道。
就在這時,一直安靜地坐在下方的張長老突然發出一聲輕笑:“哈哈,教主啊,依屬下之見,此刻最為心急如焚之人,恐怕並非那吳三桂喲。”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