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旦這位新上任的雲南總督到任,按照常理,自己手中所掌握的綠旗兵兵權就勢必要交出去。
畢竟,如果執意不肯交出軍權,無論是從情理還是法理上講,都說不通。
此刻,吳三桂緩緩閉上雙眼,微微眯起,眉頭緊鎖,似乎正在腦海中苦苦思索應對之策。
整個房間裡頓時彌漫著一股緊張壓抑的氣氛,眾人皆屏息凝神,不敢輕易出聲打擾吳三桂的思考。
過了一小會兒,他才緩緩地將頭抬起來,一雙眼睛猶如燃燒的火炬一般,緊緊地盯著麵前的劉玄初,聲音低沉而又充滿威嚴地質問道:
“康熙此次如此大動乾戈,其目的已然昭然若揭,分明就是想要置我於萬劫不複之地啊!那麼以先生之高見,眼下咱們究竟應該怎樣去應對這一困局呢?”
隻見劉玄初毫不遲疑,麵色凝重地拱手答道:
“王爺,依屬下愚見,事已至此,形勢緊迫,咱們唯有搶占先機、主動出擊方為上策!當下最為要緊之事,便是即刻下達命令,全麵封鎖雲貴地區與外省交界之處的所有通道,不管是人也好,物也罷,一概嚴禁出入!如此這般操作下來,便能暫且穩住當前的局勢,讓那康熙無機可趁!”
說話間,劉玄初的語氣斬釘截鐵,透露出一種胸有成竹、誌在必得的氣勢。
吳三桂一邊用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一邊微閉雙眼,陷入沉思之中。
過了半晌,他猛地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之色,點頭說道:“嗯,先生所言極是!既然他膽敢派遣總督前來尋釁滋事,那本王便絕對不會讓他們踏入我雲貴的半寸土地半步!”
至此,吳三桂已然徹底領會了劉玄初所言之深意,旋即便開始有條不紊地下達一係列指令。
“好!張國柱聽令,這道旨意無需理會。你速速帶領人馬,搶先封鎖住雲南的所有道路。無論是何人想要進出雲南,都必須仔細地盤查清楚,若遇到可疑之人或情況緊急之時,甚至可以先斬後奏!絕不可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吳三桂麵色凝重地吩咐道。
“末將遵命!”張國柱毫不猶豫地應聲道,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對於他來說,康熙的聖旨簡直如同廢紙一般。
在這雲南之地,唯有吳三桂的命令才是至高無上、需要絕對服從的首要準則。
“玄初!”吳三桂轉頭看向一旁的劉玄初,接著說道:“即刻給貴州提督李本深修書一封,讓他火速封鎖貴州與外省之間的通道。同樣,對於任何企圖通過這些通路的人,都要嚴格排查,不得有半點疏忽大意!”
劉玄初連忙點頭稱是:“屬下明白,謹遵王爺之命!”
說罷,便迅速取出紙筆開始書寫起密信來。
而此時的吳三桂,則一邊密切關注著劉玄初寫信的進度,一邊與身旁的方光琛低聲交談著這件事情。
隻見方光琛湊近吳三桂,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嘀咕道:“王爺,依屬下之見,我們萬萬不可坐以待斃啊!如今局勢緊迫,當務之急乃是先下手為強,方能掌握主動,立於不敗之地呀!”
“哎……”吳三桂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滿臉儘是無奈與悔恨之色,他喃喃自語道,“若不是那康熙小兒苦苦相逼,老夫又怎會落到如此田地啊!”
回想起往昔種種,吳三桂不禁感慨萬千。
若是自己沒有執意寫下那封請求撤藩的奏折,或許局勢便不會發展至如今這般被動之境。
其實,在吳三桂的內心深處,早已生出些許懊悔之意。
倘若當時自己能夠保持清醒,不盲目跟風,想必那康熙即便有天大的膽子,也斷然不敢貿然下令讓自己撤藩。
越是這樣想著,吳三桂心中的憤恨之情就愈發濃烈起來。
隻見他的臉色變得越來越蒼白,仿佛被一股無形的重壓所籠罩著一般。
一旁的方光琛察覺到吳三桂神色有異,一時間竟是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生怕稍有不慎觸怒了眼前這位正處於暴怒邊緣的平西王。
然而,正當屋內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之時,一陣突如其來的呼喊聲打破了這片沉寂——“平西王,京城世子吳應熊的書信到了。”
聽到這個消息,吳三桂心頭猛地一震,但他很快便鎮定下來,並高聲回應道:“送進來。”
不多時,隻見一名男子匆匆而入,而此人不是彆人,正是吳三桂的女婿胡國柱。
原來胡國柱在王府門外,正好碰到了送信的人,於是帶著他一路小跑,連呼哧帶喘的進入議事廳:“王爺.......世子.......世子的密信到了。”
來人迅速地走到近前,動作利落地解下身後那沉甸甸的包袱,並小心翼翼地將其放置於地麵之上。
緊接著,他雙膝跪地,緩緩地伸手打開包袱。
就在這時,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包袱之中。
隻見包袱裡,赫然躺著一個製作精美的木盒子,旁邊還安靜地擺放著一封書信。
此人恭恭敬敬地拿起書信,然後畢恭畢敬地遞到了方光琛的手中。
方光琛不敢怠慢,連忙雙手接過書信,轉身又立刻呈給了坐在上方的吳三桂。
吳三桂接過書信後,先是細細端詳了一番,發現書信的封漆完整無缺,上麵還清晰可見吳應熊的私人印章。
要知道,這可是吳三桂和吳應熊事先約定好的重要流程,如此設置也是為了防止他人私自拆封查看。
確認無誤後,吳三桂才輕輕拆開信封,展開信紙認真閱讀起來。
然而,僅僅隻是匆匆瀏覽了一遍書信的內容,吳三桂的雙眼便如釘子一般,緊緊地釘在了包袱中的那個木盒子上。
一旁的侍衛見狀,心領神會,趕忙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將木盒子捧起,送到了方光琛的麵前。
方光琛則不慌不忙地伸出雙手,穩穩地接過木盒,但並未急於打開,而是原封不動地將它放置在了吳三桂身前的桌案上。
此時,吳三桂忽然發出一陣冷笑,語氣略帶戲謔地對方光琛說道:“方先生,依您之見,這木盒子當中所裝之物究竟為何呢?不妨大膽猜測一下!”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