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胡國柱聽到這話,瞬間恍然大悟,連忙也緊跟著劉玄初一齊跪倒在地,雙手高高地將那塊象征著無上權力的玉璽舉過頭頂,激動萬分地說道:“王爺啊,有了這件寶物,您就可以號令天下,請王爺速速發兵吧,光複大明!”
吳三桂靜靜地凝視著眼前玉璽,他的目光閃爍不定,仿佛內心正在經曆一場激烈的掙紮和抉擇。
就在這時,方光琛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猛地打斷了在場眾人的思緒。
隻見方光琛緩緩地走上前來,捋著自己下巴上那幾縷稀疏的胡須,沉聲道:
“玄初啊,你這話可是大錯特錯!王爺若是有心起兵反清,難道還真的需要依靠這塊小小的玉璽不成?況且,萬萬不可與那朱三太子有所合作!”
聽到這番言論,原本坐著的劉玄初霍然站起身子,臉上滿是驚愕之色,他緊盯著方光琛,高聲問道:“方先生,不知您此言究竟何意?”
方光琛微微一笑,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之意,然後不緊不慢地回應道:
“王爺如今手握雄兵十七萬,麾下更是有著數十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和猛將。隻需王爺振臂一呼,下達軍令,這萬裡河山必將儘數落入王爺手中。如此強大的實力,又何須借助這已經沒落的大明的名號呢?更何況還要去跟那朱三太子簽訂什麼所謂的君子協定,豈不是自降身份?”
劉玄初聞言,瞪大了雙眼,眼中似要噴出火來,直直地盯著方光琛,怒聲喝道:“那麼按照方先生的意思,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
方光琛冷哼一聲,猛地將手臂一揮,大聲說道:“依我之見,咱們憑借雲南之地的精銳之師,可以直接揮軍北上,一路勢如破竹,直搗滿清的黃龍腹地!待到那時,天下自然能夠一舉統一,無需再與那朱三太子裂土而分!”
說罷,他轉頭看向一直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的吳三桂。
而吳三桂則微微眯起眼睛,麵帶微笑,饒有興致地觀望著眼前這兩位謀士之間激烈的爭論,心中暗自盤算著下一步的行動策略。
“出師必須有名!王爺您若想要起兵舉事,那必然得借助朱三太子之名號才行呐!唯有如此,方能贏得前朝那些遺老遺少們的積極響應!所以不管怎樣,王爺都應當與楊啟隆通力合作才對呀!”劉玄初一臉鄭重地說道。
胡國柱聞言,嗬嗬輕笑一聲道:“方先生所言極是,不過呢,這劉先生所說倒也不無道理。”
劉玄初見狀,微微頷首一笑,接著又向吳三桂進言道:
“王爺,依微臣之見,王爺不妨來個將計就計。先率領麾下大軍向北遷移,待渡過黃河之後,甚至一路行至京城附近之時,再突然興起義兵。屆時,康熙定然毫無防備,咱們便可趁此良機,一舉攻破京城,如此一來,這天下不就儘歸王爺所有了嘛!”
話剛說完,隻聽得一陣長長的大笑聲驟然響起,“哈哈……哈哈……哈哈……”眾人聞聲望去,原來是方光琛正伸手指著劉玄初,笑得前仰後合,幾乎停不下來。
吳三桂見到眼前這一幕,臉上不禁流露出一絲疑惑的神情,他微微皺起眉頭,開口詢問道:“方先生,何故發笑?”
隻見方光琛一邊用手輕輕拍著胸口,試圖讓自己的氣息平穩下來,一邊緩緩地說道:“王爺啊,請恕我直言不諱。玄初他剛才所說的那些言論,實在是荒謬至極啊!”
此時,一旁的劉玄初聽聞此言,立刻瞪大了眼睛,質問道:“哦?那麼請問方先生,我所提出的這條計策到底有什麼地方不妥當呢?還望您能夠明示一二。”
方光琛深吸一口氣,調整好情緒後回應道:
“且先不說彆的,單看那康熙皇帝,他可不是個無知懵懂的小孩子呀!當今朝廷之中更是人才濟濟、能人輩出,各種奇人異士數不勝數。就憑您想出的這點小手段,難道朝廷會看不出來嗎?您竟然還天真地認為,可以將康熙皇帝如同孩童一般隨意擺弄於股掌之間,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劉玄初被方光琛如此數落一番,頓時氣得臉色發青,他猛地轉過頭去,望向吳三桂,急切地說道:“王爺,如果按照我的計劃行事,時間長則一年,短則三月,便可定鼎中原,一同華夏啊!”
然而,他的話音未落,吳三桂剛想要發表意見,卻見方光琛狠狠地朝著地上啐了一口唾沫,並怒聲嗬斥道:
“劉玄初!你可真是好大的膽子啊!連王爺都未曾敢說出這樣狂妄自大的話語,你又算哪根蔥?居然在這裡信口開河、胡說八道!”
“哎呀……兩位……兩位快快休要爭吵啦……眼下實在並非商議起兵之良時啊……”吳三桂趕忙出言勸解道。
隻見那劉玄初和方光琛兩人,皆欲於吳三桂跟前一展所能、顯露頭角。
況且,這劉玄初與方光琛向來不睦之事,吳三桂可是心知肚明。
原來,這劉玄初力挺遠在北京的吳應熊,而方光琛則主張擁護留於吳三桂身側的吳應麒。
正因如此,這二人時常會當著吳三桂的麵爭執不休。
“王爺,不管怎樣說,世子理應速速返回雲南才是呀!不論咱們將來於何處起兵舉義,隻要世子能安然歸來,王爺您便無有後顧之憂啦!”劉玄初不再與方光琛繼續爭論下去,轉而將話題引到了吳應熊身上。
聽到這話,吳三桂不禁長歎一聲:“唉……”
說實話,他又何嘗不想讓吳應熊早日歸來呢?畢竟那可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啊!
哪怕康熙老兒暫且未對其痛下殺手,但要想讓吳應熊平平安安地逃回雲南來,恐怕也是困難重重、絕非輕而易舉之事呐!
“王爺啊!且不說那建寧公主對世子百般庇護,單單是太皇太後的鼎力支持,世子定然能夠安然無恙!
更何況,如果世子貿然逃離京城,那康熙定會即刻洞悉王爺您的舉動和意圖,如此一來,王爺您這些年精心籌謀、殫精竭慮所做的一切準備,豈不是都將付諸東流、白白浪費掉了嗎?”方光琛言辭懇切地立刻反駁道。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