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明珠步出宮廷,正沿著寬闊的道路緩緩前行,身旁與之並肩而行的正是耿聚忠。
兩人一路沉默不語,氣氛略顯凝重。
終於,明珠率先打破沉寂,轉頭對著耿聚忠輕聲言道:“耿大人,請恕我直言,還望您能節哀順變啊!現如今,咱們已然結成姻親,彼此關係愈發緊密。在此,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耿聚忠聽聞此言,稍稍怔愣片刻,而後連忙應道:“明相但說無妨……”
其實,耿聚忠對這明珠倒也存有幾分好感。
雖說明珠一直主張撤藩一事,但於耿聚忠而言,無論最終是否撤藩成功,都與他自身並無太大關聯。
畢竟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既無望登上王位,亦難以獲取實質性的權力。
好在他能安居京城,儘享榮華富貴,此生無憂無愁地度過也算不錯。
隻見明珠稍作沉吟,接著緩聲道來:
“耿大人呐,如今皇上正因三藩之事憂心忡忡、夙夜難寐。依下官之見,您不妨修書一封寄往家中,勸說令兄儘快搬遷離境。倘若令兄能夠深明大義,體察聖上之憂心,從而在三藩之中搶先一步主動北遷,如此一來,豈不是為朝廷立下一樁赫赫功勞?”
話音剛落,明珠便目不轉睛地凝視著耿聚忠,觀察他的反應。隻見耿聚忠先是微微一愣,隨即陷入沉思之中。
少頃,他緩緩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點了點頭,回應道:
“明相所言極是!待我歸家之後,定會立刻提筆給兄長去信,竭力規勸他早日動身北遷。”
耿聚忠的語氣誠懇且堅決,顯然已將明珠的建議聽進心中,並決定付諸行動。
且說那柔嘉公主的葬禮,真可謂是極儘奢華隆重之事。
康熙皇帝與太皇太後更是親自蒞臨葬禮現場,為這位深受寵愛的公主送行。
這一消息猶如一陣旋風般迅速傳遍京城內外,街頭巷尾無不議論紛紛。
人們皆言聖上與太皇太後對三藩極為看重,即便隻是在京城作為人質的藩王妻子離世,他們亦不惜親身前往吊唁。
然而,又有誰人不知呢?
這位逝去的柔嘉公主並非尋常之人,她可是自幼由太皇太後親手撫養長大,與康熙皇帝一同成長於宮廷之中的金枝玉葉啊!
如此深厚的親情羈絆,自非他人可比。
與此同時,在建寧公主府上,氣氛卻顯得異常凝重壓抑。
一名神色匆匆的信使疾步奔至府前,但見那朱紅色的府門緊閉,宛如一道難以逾越的高牆。
他稍作遲疑,隨即抬手用力拍打起府門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足足過了一刻鐘之久,那扇沉重的大門方才緩緩開啟一條縫隙。
一個聲音從門縫裡傳出:“什麼人在此喧嘩?”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