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熊趕忙附和著陪笑道:
“可不是嘛,康熙十年的時候,我與公主同行前往雲南,專為給父王慶賀六十大壽。隻可惜那時他們幾個孩子尚年幼,也就未能同往。”
說到此處,吳應熊不禁輕輕搖了搖頭。
此時,建寧公主臉上洋溢著笑容,接口道:“可不是麼,時光荏苒呀,轉眼間,咱們的霖兒都已十三四歲啦,卻至今連自己爺爺長啥樣都還不清楚呢!”言語間透露出一絲遺憾。
要知道,當初康熙下旨之時,明確表示僅允許公主與駙馬一同返回雲南,至於那三個兒子之事,則隻字未提。
明眼人都清楚得很,這三個兒子實際上就是人質罷了。
如此一來,吳應熊即便心有不願,也隻得乖乖地回到京城。
太皇太後聽後,麵帶微笑地點點頭,緩聲道:
“嗯……你所言極是,應熊啊,平西王不管是早些回來也好,還是遲些回來也罷,總歸都是要來的。依哀家看呐,倒不如由你親自給他寫一封家書,好勸他儘早歸來,也好讓他見見這可愛的大孫子喲。”
說完,太皇太後眼中滿含期待地看向吳應熊。
吳應熊聞言,心中暗自冷笑一聲,心想:哼,原來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想要我給父王寫信,勸他早日返回遼東而已。
但麵上卻是絲毫不敢表露出來,連忙恭敬地回應道:
“嗯,啟稟太皇太後,微臣之前已然寫過好幾封家書了。不過既然您老人家吩咐下來,那今日回去之後,微臣定當再次修書一封便是。”
“好......平西王給咱大清立下赫赫戰功,他若回到京城,必定讓滿朝文武,都瞻仰平西王啊。”
三個人在慈寧宮,說了足足兩個時辰的話。
隨後,太皇太後還擺下宴席,與二人和三個孩子,一同吃飯。
再說這馬寶,被管家帶到了一個廂房中。
“馬將軍,這個廂房,是咱們公主府最好的房間,您就在這裡住吧!”管家笑嗬嗬的說道。
“行,那馬某多謝蘇爺了。”馬寶彎腰,給管家作揖。
聽到“蘇爺”二字,管家搖了搖頭說道:“馬將軍不必客氣,這“蘇爺”都已經死了,以後叫我老張就行了。”
馬寶嗬嗬一笑:“當著世子的麵,咱們不好相認。這裡隻有咱們兩人,有什麼不能說的?”
“呃......既然如此,你且稍等,我去安排酒菜,咱們哥兩個,好好的喝上一頓。”管家說完,起身離開了。
馬寶靜靜地站在原地,目光緊盯著管家漸行漸遠的背影,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了二十年前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
那時的馬寶與如今的管家蘇爺,可是親密無間的至交好友啊!
想當年,他們二人過著窮苦潦倒的日子,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然而,命運的齒輪卻在此時開始轉動——正值明末天下大亂之際,懷著對未來的一絲憧憬以及改變自身命運的渴望,兩人投身軍旅,一同加入了吳三桂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