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管家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開始向李氏詳細講述事情的原委:
“夫人啊,如今朝局發生了重大變故,形勢對我們極為不利。如果想要讓小公子擁有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他必須儘快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前往雲南才行。”
就這樣,管家滔滔不絕地說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約過去了一刻鐘左右,終於將整件事解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李氏聽完之後,淚水如決堤的洪水一般奪眶而出,她強忍著悲痛,微微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既然如此,那……那你們就帶潘兒走吧。”李氏一邊抽泣著,一邊緩緩蹲下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抱住了吳世潘。
而此時的吳世潘早已嚇得六神無主,跟著母親一起放聲大哭起來。
他雖然年紀還小,但也大致聽懂了兩人的對話,知道他們馬上就要帶自己離開了,而且還是要去見從未謀麵的爺爺。
“我不走……我不要離開這裡,我要留下來陪娘!”
吳世潘哭得撕心裂肺,兩隻小手死死抓住李氏的衣袖不肯鬆手。
然而,麵對這樣的局麵,李氏也是心如刀絞卻又無可奈何。
“不……潘兒,你不能不走啊,你必須得走!日後娘一定會去雲南看你的,一定會的!”
李氏一邊說著,一邊輕柔地用手帕擦拭著吳世潘那掛滿淚水的臉頰。
她緩緩蹲下身子,伸出雙臂將吳世潘緊緊抱入懷中,聲音略帶哽咽地囑咐道:
“潘兒,你要乖乖聽話知道嗎?等你到了雲南以後,一定要好好聽從爺爺的教導和安排。娘向你保證,再過些日子,娘處理好了這邊的事情,就立刻動身前往雲南與你團聚。隻是現在情況緊急,我們彆無選擇,你隻能先跟隨馬將軍一同返回雲南。若是再拖延下去,恐怕就難以出城了呀。”
吳世潘懂事地點了點頭,兩隻小手緊緊摟住李氏的脖頸,哭得愈發傷心起來。
李氏強忍著內心的悲痛,抱著吳世潘移步至一個陳舊的櫃子前。
她輕輕地打開櫃門,從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精致的袍子,仔細地為吳世潘穿上,並細心地整理好每一處褶皺。
接著,她又從櫃子裡拿出一個小巧玲瓏的長命鎖,親手戴在了吳世潘的脖子上。
李氏撫摸著長命鎖,眼中滿含深情地對吳世潘說:“孩子,這個長命鎖可是你父親留給你的禮物。到了雲南後,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好好保管它。”
此時,一旁的馬寶忍不住開口催促道:“夫人,時間真的不多了,如果再不抓緊出發,一旦九門關閉,今天咱們可就沒辦法離開京城了。”
李氏聽聞此言,連忙點了點頭應道:“好的,我明白了。那就麻煩馬將軍還有張管家一路上多多費心照顧我的潘兒了。”
話說馬寶,領著吳世潘,一身素衣打扮,悄悄的出了京城。
到了城外,有侍衛接應,一行人騎著快馬,奔赴天津港口。
第二日便坐上了船,直奔福建。
福建靖南王府。
“欽差大人,並非我耿精忠有意違抗聖命,不肯搬家呀!隻是此地軍民眾多,要想順利完成搬遷事宜,總需得有個詳儘周全的規劃才行呐!”
耿精忠斜睨著欽差吏部右侍郎陳一炳,滿臉都是不屑之色,慢悠悠地開口說道。
陳一炳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神情,他拱了拱手,對著耿精忠言道:
“靖南王,本官此次乃是奉了聖上旨意前來,督促王爺儘早啟程搬往遼東。怎的,難道是王爺您自己主動請求返回遼東,如今卻又反悔了不成?”
“哼……區區一個小小的吏部侍郎,居然也膽敢跑到我的王府中來耀武揚威、肆意撒野?簡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耿精忠一聽這話,頓時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指著陳一炳大聲怒斥起來。
就在這時,隻見一人緩緩站起身來,連忙擺手勸解道:
“哎呀……二位莫要動怒,大家都先消消氣……消消氣嘛……”
待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他身上之後,這人方才接著說道:
“恕我鬥膽直言一句,王爺當初既然已經上書請求回歸遼東,而當今聖上不僅恩準了您的奏折,更是特意派遣了欽差大人前來督辦此事,由此可見,朝廷對於王爺可是相當重視的呀!
而且,王爺之前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和條件,朝廷也都一一應允照辦了。那麼在此情形之下,敢問靖南王,您究竟還有何種緣由不願搬家呢?”
“範承謨!哼,你可莫要仗著自己身為福建總督的身份,便覺得本王會對你有所忌憚!”
耿精忠麵色陰沉地冷哼一聲,眼中閃爍著不滿與傲慢之色。
原來,這位福建總督範承謨,連同欽差大臣陳一炳,已然是第十次踏入靖南王府,此番前來乃是為了與耿精忠商議啟程北遷一事。
然而,在此前的九次商談之中,耿精忠每每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苛刻條件。
他一會兒抱怨所劃分的地盤麵積過小;一會兒又稱撥發的銀兩數量不足;時而埋怨牛馬車等運輸工具欠缺;時而又嘟囔著糧草儲備不夠充裕。
麵對耿精忠層出不窮的要求,康熙帝卻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與耐心,每一次都毫不猶豫地滿足其所需。
無論是地盤的擴張、銀兩的增補、牛馬車的調配還是糧食的補充,隻要耿精忠開口,康熙帝皆一一應允,甚至還主動額外增加了兩千擔的俸祿,以及五十頃肥沃的莊田。
即便如此,貪心不足的耿精忠依舊對現狀表示不滿。
於是乎,當範承謨與陳一炳此次再度登門時,雙方之間的矛盾終於徹底爆發,言辭激烈的爭吵充斥著整個靖南王府,最終導致這場會談又是不歡而散。
耿精忠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起初還是一副溫文爾雅、謙遜有禮的謙謙君子模樣。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