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華卻是麵不改色,同樣嗬嗬一笑,從容應道:
“王爺,自從大明朝覆滅以來,這天底下唯獨我台灣鄭氏尚未歸順清廷。那些心懷大明的百姓們,無時無刻不在期盼著有人能夠重振大明雄風。
而我等正是順應民心之舉。如今,雙方結盟之事已然迫在眉睫。
待我大軍揮師進發大陸之時,必然需要一處穩固的駐軍之地。隻要王爺肯高抬貴手,讓出廈門和泉州兩地,如此一來,我方便能以這兩處要地作為根基,進而向南進軍攻打廣東;而王爺則可率領麾下精銳部隊朝北進擊江南。如此南北夾擊之勢一成,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上上之策麼?”
耿精忠聽後,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疑慮,追問道:“倘若本王不肯應允此事,又當如何?”
陳永華依舊麵帶微笑,不緊不慢地回答道:“王爺定然不會拒絕這般有利無害的提議!”
耿精忠聽聞此言,好奇心瞬間被勾了起來,連忙追問:“哦?何以見得本王不會拒絕?願聞其詳。”
原來啊,他與那鄭經之間,常常通過書信往來保持著聯係。
說得好聽點兒呢,可以稱之為彼此互為援兵;可要講得難聽些,實際上就是在搞走私以及相互勾結的勾當。
這不,吳三桂不僅給耿精忠發去了書信,同時也給鄭經寄去了信件。
畢竟他們雙方可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對於接下來要乾的事情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
就在近期,雙方的書信交流變得愈發頻繁起來。
然而,儘管如此,耿精忠卻依舊沒有點頭應允將泉州和廈門交給鄭經。
此時,隻見陳永華緩緩地站起身來,然後麵向耿精忠深深地作了一個揖,並開口說道:
“靖南王,如今天子分身火耳這個預言已經傳揚得沸沸揚揚、人儘皆知啦!
在當下這偌大的天下,如果單論實力的話,自然是非吳三桂莫屬了;但要是說起聲望來,除了您耿精忠之外,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能夠與之相媲美!
雖說吳三桂那謀反之舉早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但是依我看哪,就憑他吳三桂一人之力,又怎麼可能會是清廷的敵手呢?”
說到這裡,陳永華踱步,繼續說道:“東南沿海一帶,兵多將廣,而且盛產糧食,江南魚米之鄉,更是天下人的糧倉。隻要耿王爺向北發兵,直取江南,控製天下糧倉,便可以為根本,待吳三桂與清廷拚的兩敗俱傷,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陳永華這番說辭,猶如一把利劍,直直地刺向了問題的核心要害之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所提出的策略,竟然與謀士張乙之前精心謀劃的方案如出一轍,簡直就是天衣無縫般的契合。
這一驚人的巧合,使得原本穩坐在虎皮交椅之上的耿精忠不禁心中一顫,臉上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之色。
“你說的有些道理,但既然我耿精忠可以做到的事情,為什麼要與你們結盟?”
這是耿精忠最為疑惑的,也是他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耿精忠心道:我自己便可能拿下江南,能拿下全國,自己當皇帝,又何必與你們台灣彈丸之地合作呢?
“王爺此言差矣!”陳永華言辭懇切,語氣激昂,“我主鄭經,那可是大漢的英雄鄭成功之子啊!其威名赫赫,不僅繼承了其父的英勇無畏,更是心懷壯誌,立誌要重振漢室雄風,實乃天下漢人之楷模!”
耿精忠聞聽此言,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那人見耿精忠有所反應,繼續說道:“王爺若有意逐鹿中原、謀取天下,我主願傾儘所有力量,肝腦塗地在所不惜,隻為完成老延平王之遺願——驅逐滿清韃子,恢複我華夏山河!”
耿精忠聽到此處,不禁連連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
這時,那人話鋒一轉,接著道:“不過……”
耿精忠心中一緊,忙追問道:“但是如何?快快講來!”
隻見那人不慌不忙,緩聲道:
“我主有言在先,倘若此番能協助王爺奪得這天下,那麼福建以南以及以西等地,則需劃歸我主管轄。我主願自此成為藩屬之國,每年向朝廷進獻貢品,歲歲對大王俯首稱臣。如此一來,雙方皆可各得其所,豈不美哉?”
陳永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述著條件,直說得耿精忠心花怒放,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君臨天下的輝煌景象。
“敢問陳先生,倘若我主未能順利取得這天下,又該如何?”隻見那張乙緩緩站起身來,麵色凝重地向陳永華發問道。
陳永華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回答道:
“依在下之見,若是吳三桂膽敢舉兵造反,那麼半壁江山勢必為之震動。要知道,但凡由漢人所執掌之地,必然會大開城門,欣然歸降於義師。
如今滿清王朝已然氣數將儘,而我泱泱中華的錦繡江山則如破曉之陽,呼之欲出啊!
且有那推算預言‘天子分身火耳’作為佐證,耿王爺必定會成為這天下萬民共同擁戴之主君。”
他這番言辭流暢、條理清晰的說辭,著實令人歎服不已。
就連張乙也不禁對其口才暗自欽佩起來。
然而,張乙並未就此罷休,他緊接著追問道:
“陳先生莫要忘卻了,我軍既有實力向北攻取繁華富庶的江南,亦可揮師南下奪取潮州等戰略要地。如此一來,又何必與爾等合作呢?待到那時,待我大軍一舉平定中原,實現全國大一統之偉業,豈不美哉?”
說罷,他目光炯炯地凝視著陳永華,似是想要從對方的表情變化中捕捉到一絲破綻。
麵對張乙咄咄逼人的追問,陳永華依舊麵帶微笑,不急不緩地回應道:“張先生此言可就有所偏頗啦!”
“天下即將大亂,這局勢可謂是風起雲湧、變幻莫測啊!您雖身為尊貴無比的藩王,但麾下兵力不過區區三四萬之數罷了,實在難以做到麵麵俱到、分身有術。倘若你們膽敢貿然向北攻伐江南,我等又怎會坐視不管呢?
必定會毫不猶豫地調兵遣將,發兵直取福建,對你們的老巢發起猛烈襲擊和騷擾。”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