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初趕忙點了點頭,應道:“正是如此,王爺息怒。有了王孫在此,王爺便可無後顧之憂,全力謀劃那大事。待到時機成熟之時,必能一舉成功!”
吳三桂聽後,沉思片刻,而後猛地一拍身旁的太師椅扶手,整個人霍然站起,朗聲道:
“好!既然事已至此,那便依計行事吧。從今往後,老夫再也無需懼怕那康熙小兒了……”
“王爺.....”
“劉先生,方先生,依計行事,另外軍營之中,將朝廷要謀害之事,加速傳播開來.....”
吳三桂吩咐道。
“遵命!”
“遵命!”
“馬將軍啊,你此次立下如此大功,實乃本王之幸事。然而,老夫今日卻無法設宴為你慶功了……”吳三桂那原本還算平和的臉色突然變得陰沉起來,一股難以言喻的崢嶸之色逐漸浮現。
隻見馬寶毫不猶豫地單膝跪地,抱拳說道:“王爺但有吩咐,屬下定當萬死不辭!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屬下亦絕不退縮!”
吳三桂微微眯起雙眼,目光如炬地盯著馬寶,沉聲道:“現命你火速趕回貴州,與李本深、曹申吉二人取得聯係,並牢牢掌控住貴州的兵權要道。一旦老夫下令,爾等需即刻揭竿而起,共舉大事!”
“末將謹遵王爺軍令!”馬寶高聲應道,旋即起身,轉身快步退出了書房。
就在這一天,吳三桂喜得孫兒,這本該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可誰能想到,正是這個小孩的降臨,讓吳三桂徹底下定決心,邁出那至關重要的一步。
他苦心經營二十餘載,如今時機已然成熟,終於是時候去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了。
一想到此處,吳三桂那顆沉寂已久的心瞬間沸騰起來,猶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難以平靜。
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吳三桂不再剃頭發了。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初五。
雲南西山軍營。
吳三桂身披戰甲,英姿颯爽地走在前頭,身後緊跟著他的心腹大將胡國柱。
兩人步伐穩健有力,不多時便來到了西山大營前。
這座營地坐落在西山腳下,營帳連綿不絕,旌旗飄揚,一片肅殺之氣彌漫其中。
要知道,這西山大營可是吳三桂手中最為精銳的嫡係部隊所在之處。
這裡的士兵大多是跟隨吳三桂一路從遼東征戰而來的關寧鐵騎。
他們身經百戰,曆經無數次生死考驗,對吳三桂忠心耿耿。
而統領這支大軍的主將王屏藩,則是土生土長的盛京沈陽人。
當年,盛京沈陽不幸被滿清鐵騎攻占,王屏藩無奈之下隻得逃離故鄉,一路輾轉投奔到了山海關,從此便死心塌地地跟隨在了吳三桂身旁。
除了王屏藩這位主將之外,其他的諸位將領也都來曆不凡。
有的是吳三桂麾下威名赫赫的關寧鐵騎中的餘部,這些將士們個個驍勇善戰,衝鋒陷陣時猶如猛虎下山。
還有一部分,則是吳三桂收繳整編的昔日李自成和張獻忠手下的那些勇猛剽悍的農民軍將領。
如今,他們皆已成為吳三桂軍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