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柱亮出傷疤後,更多疤痕在火光中顯現:有關寧鐵騎血戰清軍留下的刀痕,有鎮壓土司叛亂時的火銃灼傷。
吳三桂顫抖著手撫過這些傷痕,突然將酒壇高舉過頭,琥珀色的液體順著銀須流淌:"今日這碗酒,敬二十三年戰死的十六萬弟兄!"
胡國柱可沒有參與過這場戰爭,聽聞大家的發言後,氣的大拍桌案。
頓時大家停住了說話的聲音:“諸君,我胡國柱歲數小,但也知道忠君愛國。當年四位伯爵,隻有我們平西王帶著人入京勤王,其他的個個心懷鬼胎,否則這滿清韃子,怎麼能趁虛而入?”
“胡國柱!你這逆賊,竟敢口出狂言,莫非想要造反不成?咱們現今可都是效命於大清朝廷的官員啊!”
吳三桂怒目圓睜,額頭上青筋暴起,大聲嗬斥道。
隻見胡國柱麵不改色,冷哼一聲後緩緩站起身來,他那犀利的目光直直地盯著吳三桂,毫不示弱地回應道:
“哼……滿清的官員?平西王,您還真是天真呐!難道您真以為那些滿人會將您視為自家人嗎?”
聽到這話,吳三桂氣得渾身發抖,伸出手指著胡國柱,嘴唇顫抖著卻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胡國柱見狀,冷笑一聲,繼續說道:“如今康熙帝已然下旨,命令您率領諸位兄弟返回遼東。可是您想過沒有,一旦到了遼東那個地方,等待著您們的將會是什麼樣的命運呢?”
說著,他用手依次指向吳三桂和在座的其他人。
吳三桂聽後不禁一愣,心中暗自思忖起來。
而此時,坐在一旁的眾人也都被眼前這一幕驚呆了。
他們從未曾想到,居然有人敢如此大膽地與吳三桂這般說話,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人還是吳三桂的女婿。
一時間,整個營帳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驚愕地望著吳三桂和胡國柱兩人。
“王爺,史書有雲,藩鎮割據,哪裡有什麼好下場?唐朝的節度使、明朝的削藩令。彆說是在座的諸君,凡是被削藩的,哪一個不是人頭落地?哪一個不是家破人亡?哪一個不是明明被收繳了軍權,又被抄家滅族的?”
胡國柱緩緩地搖著頭,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後,感慨萬千地說道:
“哎……想當年,我們的平西王,那可是威風凜凜、戰功卓著啊!從山海關一路拚殺至陝西,又馬不停蹄地轉戰雲南,甚至深入緬甸境內……這一路走來,曆經無數次生死激戰,所建立的功勳可謂是震古爍今呐!可誰能料到……誰能想到會落得如此下場呢?真是令人唏噓不已啊……”
吳三桂聽著胡國柱的這番話,麵色凝重,他一邊微微地晃著腦袋,一邊悲愴地應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聖上已然降下旨意,命我們全部遷往遼東。今日在此相聚,恐怕就是與諸君最後一次開懷暢飲了……待到他日回歸遼東之後,隻怕再也難以有這樣的歡聚時刻了……”
言及此處,吳三桂情難自禁,竟哇啦哇啦地放聲大哭起來。
座中的眾人見此情景,皆是心如刀絞,不禁潸然淚下,一個個緊跟著吳三桂悲痛欲絕地嚎啕大哭起來。
一時間,整個場麵哭聲震天,哀鴻遍野。
“諸位,來來來,讓我們再次共同舉杯,敬大家一杯!也許尚未等我們抵達遼東……就……就已經陰陽兩隔……”
話說至此,吳三桂哽咽難言,喉嚨仿佛被什麼東西哽住了一般,再也無法繼續說下去。
隻見他猛地端起麵前的一大碗酒,仰頭一飲而儘,酒水順著嘴角流淌而下,浸濕了胸前的衣襟。
而在座的眾人眼睜睜地看著吳三桂滿臉淚痕、老態龍鐘的模樣,心中更是倍感淒涼和哀傷。
吳三桂抬手壓下騷動,指尖摩挲著腰間玉帶——那是崇禎親賜的"代天鎮遼"之物。
他緩步走向懸掛的《九邊輿圖》,遼東故地的墨跡已斑駁難辨。
"遼東啊遼東?"聲音陡然嘶啞,"待回到遼東之後,我等想要再見上一麵,恐怕是難嘍..."
突然之間,隻聽得一聲怒喝響徹雲霄,王屏藩滿臉通紅地猛然站起身子,雙手用力一掀,麵前的酒碗瞬間被掀翻在地,酒水四濺開來。
他瞪大雙眼,怒目圓睜,大聲吼道:“那狗皇帝竟然想要奪走我們王爺辛辛苦苦經營多年的雲南!這跟當年那闖王李自成又有什麼兩樣!”
說到此處,王屏藩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有些激動得難以言語,接著又繼續喊道:
“可現如今朝廷卻要將咱們當作喪家之犬一般驅趕至遼東!然後……然後呢……難道就讓我們背井離鄉,去到那苦寒之地受苦受難不成!”
這時,人群中有一人附和著說道:“王爺啊,小的實在是不願意回到遼東啊……我在這裡的雲南,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坦,有吃有喝不說,還有老婆孩子熱炕頭……”
話音未落,周圍便響起一片應和聲:“對啊……我們誰也不想回遼東……”
然而,就在眾人情緒激昂之時,不知是誰弱弱地說了一句:“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回遼東的話,這不就是公然違抗聖旨嗎?”
一時間,原本喧鬨的場麵頓時安靜了下來。
隻見吳三桂緩緩地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無奈之色。
沉默片刻之後,有人高聲喊道:“大不了……大不了我們就反了!反正橫豎都是個死,我才不信憑借我們王爺的實力,還鬥不過那些滿清韃子!”
此語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場之人紛紛響應起來:“對……反了……反了……”
呼喊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
最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吳三桂身上,齊聲高呼道:“王爺……反吧!”
“前往遼東是死路一條!不去遼東亦是一條死路!與其白白送死,不如在我們死之前,反了他狗日的滿清韃子,將他們趕出華夏大地!”
“對!早死也是死,晚死也是死!不如我們反了,一鼓作氣,殺向京城。”
“沒錯,將滿清韃子趕出關外!”
“王爺!反吧!”
一時間,百餘人紛紛站起身來,摔了自己的酒碗,隨即跪下說道:“王爺,反吧!”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